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龍江時間  >  看龍江

『智』提龍江水 『慧』溉萬頃田

時間:2025-03-19 08:07: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圖為灌區渠首進行春季終檢。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出『推進水肥一體化,促進大面積增產』的技術要求。近兩年,北大荒農業股份二九?分公司全面發揮灌區系統效能,不斷昇級數控系統自主能力,積極試驗引入新型水肥一體化設備,實現了對黑龍江源頭活水資源的『智能』管控。

  在北大荒農業股份二九?分公司灌區渠首,技術人員正緊鑼密鼓地進行春季終檢前的最後准備工作。在即將到來的春播、夏管兩季,這座擁有7臺共計6300千瓦輪機組、常規狀態下能實現32.84立方米/秒引水量的提水站,將擔負起40萬畝農田灌溉的保障任務。『現在都是自動化,我們僅需要結合氣象條件、管理區需求以及往年數據總結預案設置參數,系統即可自主運行。』王浩在渠首站工作已有7年,這期間,他見證了龍江之水取用的『智慧化』昇級,『數字化』迭代,由數控操作系統與傳感器數據采集逐步替代早先需要由人工介入的技術模式,讓46座分水閘流量及12座節制閘均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通過自主微調控制開合,精量化滿足了下游大田的用水需求。

  『我們不僅僅局限於怎樣「智」提黑龍江水,如何「慧」用資源提質增產也是我們思考的問題。』分公司農業生產部總經理李廣茂這兩年在挖掘江水灌溉成效方面作出了不少努力,而將『江水』與『水肥一體化』相結合,則是眾多舉措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探索。『現在我們引入了新型數控水肥一體設備,並結合江水水質特點作出了設備調整與技術昇級,現在旱田作物也「喝飽」了江水。』談到下游作物生長期『喝水』方面的變革,李廣茂話語間帶著十足的自信。而這份底氣,來自去年高產攻關中,農作物『喝著江水配著肥』帶來的實打實的產量提昇。『使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大豆畝產提昇40斤左右,玉米畝產提昇60多斤,隨著技術更迭與設備換代,這些數字還將會持續提昇。』李廣茂介紹。

  用江水替代傳統水肥一體化中的『地下水』有什麼好處?經過這幾年的總結,分公司農業技術人員有了不少的經驗。『簡單來說,就是江水既有「溫度」,又有「厚度」……』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初昌明這樣說。他口中的『溫度』,是江水經過四通八達的灌區支渠到達大田時,水溫相較於傳統地下水直抽要高出9至12攝氏度,『厚度』則是江水高富含的有機質與作物生長關鍵且必需的氮、磷、鉀等礦物質。『應用江水的水肥一體化技術,不僅上水速度快,種植戶支出費用少,同時能更好配合調配的肥料進行灌溉,可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改善土壤的綜合肥力與性狀,更精量地控制肥料的投入。』初昌明介紹。

  接下來,北大荒農業股份二九?分公司將用更多紮實的舉措推進實現地表水替代地下水,通過更迭換代水肥一體化設備,紮實走出黑龍江水與現代農業科技相輔相成、促進現代農業種植質量與單產雙提昇的『新路子』。

責任編輯: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