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龍江時間  >  看龍江

我的亞冬故事|600天的奮戰與堅守

時間:2025-03-25 08:44:4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欣

  黑龍江日報訊 2025年2月,當哈爾濱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的聖火在冰天雪地中點燃時,來自34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與技術官員入住在這座『雙亞冬之城』的14家酒店。從房間分配、宗教需求滿足,到突發問題化解,每一張房卡背後,都凝聚著一支專班團隊近600天的晝夜奮戰。而帶領這支團隊的,是哈爾濱市接待辦接待處副處長、亞冬會執委會運動會服務部住宿宗教服務專班負責人王曉光。

  『接到任務時,我們所有人都沒做過國際大賽服務。』回憶起2023年8月剛被抽調到亞冬會執委會時的情景,王曉光直言『壓力巨大』。彼時,距離亞冬會開幕僅剩一年半,他所在的原亞冬會接待部成員多是從各單位臨時抽調,毫無國際賽事經驗。而王曉光最初負責的餐飲、住宿與宗教服務,更是一場『摸著石頭過河』的硬仗。

  轉機出現在杭州亞運會。2023年9月,王曉光主動申請前往杭州亞運會進行為期2個月的學習。在那裡,他第一次意識到『專業』二字的分量。『原以為接待工作大同小異,結果發現光是運動員餐食的食材確定,就需要多個部門協同,從菜單設計配置到每一道菜品的食材分解以及每種食材的單餐次克重都有一套科學流程。』更讓他震撼的是杭州亞組委引入的『餐飲監理團隊』——一支由擁有豐富大型綜合賽事餐飲策劃、監理、運行管理經驗的專業人士組成的第三方機構。『專業的事必須交給專業的人!』王曉光說,在學習結束返回哈爾濱後,他迅速向哈爾濱亞冬會執委會提交報告,推動以政府采購形式引入餐飲監理團隊,為後續工作打下關鍵基礎。

  去年11月,隨著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的腳步日益臨近,王曉光的工作也進行了調整,轉為主攻住宿與宗教服務。面對著34個代表團、2000餘名運動員及900餘名技術官員的住房、辦公、醫療、儲存空間的分配任務,他帶著團隊對14家酒店、2096間客房展開了『地毯式攻堅』。

  『每家酒店的房間數量、房號、房型面積、床位數量,甚至客房布局圖和戶型圖的繪制,都要十分精確。』王曉光說,為了向各國代表團提供詳盡的酒店信息,他帶領專班克服人員少、任務重的困難,與酒店方和場館二部密切溝通,對各酒店實際情況逐一進行現場踏勘,精准核實房間數量、房號、房型面積、床位數量,繪制客房布局圖和戶型圖,拍攝實景照片,形成詳盡的基礎資料。

  住宿分配也是擺在王曉光團隊面前的一道難題。代表團人數隨賽事臨近不斷變化,而本屆亞冬會沒有專用住宿管理系統,『前期完全依靠人工統計、模擬分配,6個人三天纔能做出一版方案!』王曉光帶著團隊在多次模擬分配實踐中總結經驗,自主研發出一套住宿分配數據庫,將各酒店各樓層房間、房型、床位參數、各代表團在冰上賽區和雪上賽區每個酒店的人數、性別、身份信息及辦公、醫療、儲存等功能性房間需求、賽事日程等萬餘條信息整合其中。經過數次磨合和試驗,只需修改更新最新數據,三個小時就能生成一版預分配方案,效率提昇數十倍。

  『住宿不是分完房就結束了,我們要讓每個代表團感受到冰城的誠意。』在王曉光看來,舉辦國際賽事更需要『有溫度的服務』。面對10餘個國家和地區臨時提出的住宿需求,他們依托數據庫實時模擬,確保所有需求得到滿意解決。

  在亞冬會執委會運動會服務部住宿宗教服務專班,每一個辦公桌前的身影,都有著一個關於奉獻的故事——專班成員王琦超在岳父與母親同時住院的情況下,堅持白天工作、夜間陪護,未請一天假;尚在哺乳期的邵楊將嗷嗷待哺的嬰孩托付家人,孩子的媽媽、崗位上的『鐵娘子』,兩種角色在時鍾的滴答聲裡悄然重疊。而王曉光12歲的女兒頭部查出疑似膠質瘤需赴京檢查,他因賽事籌備關鍵期無法陪同。深明大義的妻子強忍懮慮寬慰女兒:『爸爸特別想陪你一起去,但現在的工作太忙,分不開身,這是為國家和家鄉作貢獻,咱們要理解。』懂事的小姑娘揚起稚嫩臉龐:『爸爸,你忙工作吧,我和媽媽能行。』這位硬漢在提及家人時紅了眼眶。

  如今,隨著亞冬會的結束,王曉光和團隊也圓滿完成了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籌備與保障工作。他們的努力也最終化作一封封真摯的感謝信,並獲得國家體育總局以及各代表團的高度評價。黎巴嫩奧委會和黎巴嫩代表團團長在感謝信中寫道:『你們的團隊在處理我們的問題時展現了專業精神和敬業態度,迅速分配了合適且合規的住房,確保我們的運動員能夠全心投入比賽……你們對賽事卓越的追求以及為所有參賽者付出的奉獻,為未來的大型賽事樹立了標杆。』

  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的聖火,已在松花江的冰凌中漸隱光輝,而王曉光與萬千亞冬會籌備者的身影,正化作這座城市未來發展的基石。他們用專業與熱忱,將『冰雪』化作『火焰』,在嚴寒中燃起『爾濱式』的溫度,讓世界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哈爾濱。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