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民政部組織起草的《網絡祭祀要求》民政行業標准(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正在征求公眾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網絡祭祀應保證祭祀內容健康,不宣揚封建迷信,符合公序良俗,服務平臺不應提供宣揚封建迷信類的虛擬祭祀物品。用戶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不得為其提供相關服務。
根據國家和民政行業標准制修訂計劃,民政部社會事務司日前發出通知,對《網絡祭祀要求》等標准公開征求意見。該征求意見稿規定了網絡祭祀的定義、通用要求,並對網絡祭祀服務人員、服務平臺、服務內容等提出了明確要求。
根據征求意見稿,網絡祭祀是以電子設備為載體在互聯網上進行的祭祀活動,主要包括網上紀念館和網絡實景祭祀兩種。其中,網上紀念館是指進行網絡祭祀活動的線上場所;網絡實景祭祀是指通過數字技術將用於紀念逝者的實景活動過程以圖像、音視頻通過網絡祭祀平臺傳送給訪問者的祭祀行為。
根據相關要求,網絡祭祀服務應取得合法資質,遵守殯葬、互聯網行業的相關政策、法律的有關規定。網絡祭祀應保證祭祀內容健康,不宣揚封建迷信,符合公序良俗,服務過程中用戶權益和精神不受到傷害。
征求意見稿提出,網絡祭祀服務人員應具備一定的殯葬文化、政策、禮俗方面知識,熟練使用計算機和操控服務平臺各項功能,並具備相關文件內容審核理解的能力。網絡祭祀服務平臺應滿足用戶通過網上紀念館進行網絡實景祭祀,並將祭祀過程的照片、視頻圖像等資料保存在網上紀念館內。網絡祭祀服務平臺提供的虛擬祭祀物品包括鮮花、歌曲、音樂等,不應提供宣揚封建迷信類的虛擬祭祀物品。
關於服務內容,征求意見稿提出,網絡祭祀應當呈現莊嚴、肅穆、健康的網絡祭掃信息。不應當利用網絡祭掃惡搞、抹黑、攻擊他人;不應當傳播歪曲歷史、詆毀英烈、傳播低俗庸俗、封建迷信等不良信息;不應當惡意營銷、設置『香火』排行榜等低俗行為;不應當通過網絡祭祀平臺提供不健康的導流引流服務。網絡祭祀服務應當逐步具備語音、大字等無障礙信息交流功能,同步采取語音、大字、盲文、手語等無障礙信息交流方式。根據征求意見稿,平臺與用戶簽訂線上協議後,方能提供網絡祭祀服務。用戶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不得為其提供相關服務。
目前,《網絡祭祀要求》征求意見稿已在民政部官網公示,征求意見截止日期為2025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