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熱點聚焦

加強對網絡主播信用監管!中辦、國辦印發意見→

時間:2025-04-03 09:27:47  來源:新聞聯播  作者:

  為健全社會信用體系,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意見》。

  意見部署了23項政策舉措,涉及構建覆蓋各類主體的社會信用體系,夯實社會信用體系數據基礎,健全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健全以信用為基礎的監管和治理機制,提高社會信用體系市場化社會化水平等5個方面。

  要點如下↓↓

  構建覆蓋各類主體的社會信用體系

  健全政府誠信履約機制,開展政務誠信評價,完善政府失信行為認定標准和失信懲戒措施,政府及其部門(含下屬單位)在公共資源交易、招商引資、人纔引進、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產業扶持、投資融資、涉企收費等領域出現失信行為的,按規定將其納入信用記錄,限制其申請各類財政性資金和項目、試點示范、評先評優。

  加快推進法律、金融、會計、審計、醫療、教育、家政、工程建設、生態環境、平臺經濟等領域從業人員和取得國家職業資格人員等重點職業人群的信用管理制度建設。

  有條件的地方和部門可以開展自然人信用評價,用作為守信主體提供激勵政策的參考,嚴禁將非信用信息和個人私密信息納入信用評價。

  健全失信懲戒機制

  行業主管部門應當以部門規章形式明確嚴重失信主體名單列入和退出的條件、程序。

  對被列入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的,在申請政府資金、享受稅收優惠、參與公共資源交易活動、股票債券發行、評先評優、公務員錄用遴選調任聘任、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等方面,依法依規予以限制或禁止。

  在房地產市場、互聯網、人力資源市場、能源中長期合同領域增設嚴重失信主體名單。

  對失信懲戒措施和嚴重失信主體名單實行清單化統一管理。

  提高社會信用體系市場化社會化水平

  創新信用評價、信用評級、信用評分、信用報告、信用核查、信用管理、信用諮詢以及環境、社會和治理評價等業務模式,有效支橕信用經濟發展。

  優化個人征信市場布局,增加個人征信產品和服務供給。

  做優做精企業征信市場,探索發展聚焦細分領域的企業征信機構。

  鼓勵信用服務機構依法依規采集商業合同履約信息,支持有序推廣賒銷、分期付款、融資租賃等信用銷售模式。

  強化商業匯票信息披露,完善票據市場信用約束機制。

  將惡意逃廢債經營主體依法依規納入相關嚴重失信主體名單。

  加強公共信用信息和平臺企業經營信息的共享,引導平臺企業建立平臺內信用管理制度和平臺間失信聯合約束制度,根據平臺內商戶信用狀況實施差別化的管理和服務,為守法誠信經營主體提供更多優惠便利,對違法失信經營主體在平臺規則內予以限制。

  加強對網絡主播、自媒體、網絡信息內容多渠道分發服務機構(MCN機構)等信用監管。

責任編輯: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