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真空試驗。
黑龍江日報訊 5顆衛星在進行桌面聯試、1顆衛星在進行環境試驗、10顆衛星在做方案設計……記者日前在哈爾濱工大衛星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大衛星)了解到,目前該公司手握100多顆衛星訂單,企業正抓緊研發、生產,預計今年將交付20顆。該公司投資兩億元建設的研發試驗總部基地也已建設完成,投產後將具備年產180顆500公斤量級衛星的能力。工大衛星致力於打造成為國內領先的衛星智造基地,為國家低軌衛星星座快速組網提供關鍵支橕。
工大衛星成立於2020年12月,是哈工大衛星技術科技成果轉化平臺,依托哈工大衛星技術團隊組建,致力於提供衛星研制全過程解決方案,是國內領先的星座及整星設計、批量化AIT和在軌交付服務提供商。
公司成立4年多來,已承擔十餘個型號百餘顆商業衛星批產任務,先後獲批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黑龍江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省企業技術中心、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憑借『適用於批量化生產的柔性化衛星平臺技術』項目,獲得第六屆『創客中國』全國總決賽企業組三等獎(創客中國全國50強)和第十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初創組三等獎。榮獲『2024中國商業航天TOP30』稱號。
2023年9月,為進一步提昇科研生產能力,工大衛星投資建設研發試驗總部基地,佔地面積2.2萬平方米,一期工程已竣工,將通過『5G+智慧制造』技術賦能,實現衛星柔性化、批量化、數字化智造技術的全面應用。
總部基地設置了6000平方米十萬級潔淨間,用於衛星研發、測試、總裝和各類試驗。同時還設置了3個獨立AIT總裝測試車間、1個環境試驗車間,可以滿足單星研制、多品種規模化定制和大規模定制等多種生產模式需求。
熱真空試驗系統、衛星疲勞試驗系統、EMC暗室、質量測試系統、精度測試系統、磁試驗系統、太陽翼展開系統、垂直提昇庫……基地裡各種充滿科技感的生產設備讓人仿佛置身於科幻電影的實景片場。這裡具備1噸以下衛星設計、總裝、仿真驗證、集成測試和試驗於一體的衛星一體化設計與研制環境。
『今年,我們還將繼續推動數字化建設,實現衛星可批產化架構技術、脈動式柔性化衛星生產線技術、全流程數字化智造技術的應用,全面提高衛星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工大衛星總經理助理王群介紹,作為我省唯一的衛星制造總體單位,工大衛星在帶動哈工大相關衛星技術成果落地轉化的同時,還牽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匯聚龍江,入駐哈爾濱新區『中國星谷』。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兩次提及「商業航天」,與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商業航天的相關表述相比,措辭從「培育」到「推動」,從「未來產業」到「新興產業」,這不僅體現了國家對商業航天產業重視程度的提昇,也表明商業航天已從概念階段走向實際應用階段,即將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王群表示,隨著政策紅利的釋放,商業航天即將步入黃金發展期,在此背景下,工大衛星將緊跟國家戰略,借助商業航天發展趨勢,持續加強技術創新,不斷提昇制造水平,發揮領頭羊作用,帶動我省衛星制造產業鏈協同發展,為建設航天強國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