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訊 一粒玉米的蛻變,是技術的創新,也是觀念的變革。在集賢縣有這樣一家民營生物科技企業,讓小小玉米粒實現了『華麗變身』,它就是每天消耗玉米原糧多達5000噸的『巨無霸』工廠——雙鴨山鴻展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走進鴻展生物科技廠區,一股酒香夾著清淡的糟香撲鼻而來,車間內機器轟鳴,熱火朝天的生產場面展現出勃勃生機。『我們采用國際先進的雙?生物發酵技術,實現了對一粒玉米「吃乾榨淨」。』鴻展生物科技生產副總林世偉說,企業依托四川鴻展集團30年酒精生產銷售經驗和專業團隊,吸納了法國蒸餾工藝、挪威蒸發工藝及荷蘭水處理工藝,形成了世界一流的鴻展酒精生產工藝,配備了世界頂端高配的生產設備,並應用二氧化碳回收、污水處理站、煤渣煤灰回收等裝置,一舉解決了過去長期困擾酒精生產的廢料、廢渣、廢水難以處理的問題,實現了生產上的綠色環保可持續封閉循環。
雙鴨山鴻展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由四川鴻展集團投資建設,該公司貫徹執行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致力於整合優勢資源,發展循環經濟。一期100萬噸玉米深加工提檔昇級項目位於集賢縣經濟開發區,投資8億元,年產30萬噸食用酒精及27萬噸DDGS高蛋白飼料,項目於2018年1月建成投產。2019年,圍繞『農頭工尾』實施企業壯大與發展戰略,該公司先後完成二期30萬噸燃料乙醇、同力鴻展熱電、10萬噸玉米胚芽油和物流園區等項目建設,在優化產業結構、延伸產業鏈條、提昇產業層次、增加稅收、擴大就業等方面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2024年公司生產酒精55.06萬噸,DDGS飼料50.48萬噸,實現產值38.07億元,上繳稅金3963萬元。
鴻展生物科技雖然屬於傳統產業,但企業發展視角和產業發展思維廣闊。2024年,鴻展生物科技深挖資源潛能,激活酒精生產產生的廢氣二氧化碳價值,引入電解氫、二氧化碳制甲醇技術,與中船科技構建風光發電、儲能制氫、電解氫合成二氧化碳制醇的第二條產業鏈,形成新能源產業與傳統產業互相促進的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的深度融合發展。
傳統產業如何在『二次創業』中蝶變發展、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近日,雙鴨山鴻展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等三家投資方相聚集賢,與地方政府部門建立協同聯動機制,建立專項對接通道,合力推動風儲氫醇一體化項目盡快落地開工。
這是雙鴨山鴻展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牢牢把握新能源產業發展機遇,在『二次創業』主戰場奮力拼搏的一幕。憑借規模化、高端化、科技化高質量發展基礎,這家企業努力在全省乃至全國同行業保持領先水平,持續強化、補齊、延長產業鏈,全力在新一輪產業競爭中佔得先機、贏得主動。
『我們的目標不僅是擴大企業規模,更要提昇產品品質和企業效益,努力打造成為全國領先的生物科技產業基地。』雙鴨山鴻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明華表示,企業將抓住『兩重』『兩新』政策,加大綠色企業、綠色供應鏈創建,『把「鏈式」思維融入到做強主導產業上來,持續推動傳統產業昇鏈、優勢產業延鏈、短板產業補鏈、新興產業建鏈,為區域高質量發展增創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