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①:在西柏坡國家安全教育館,講解員正為觀眾進行講解。
梁子棟攝
圖②:在天津『國安號』主題游船上,緣誠小學老師為學生講解國家安全知識。
潘立峰攝
圖③:江蘇常州新北區羅溪中心小學學生開展國家安全主題行走的思政課活動。
楊嘉文攝
今年4月15日,是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各地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實十周年』為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宣教活動,推動國家安全宣傳教育實現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鄉村、進社區、進軍營、進網絡。
本期法治版選取一堂國家安全課、一個國家安全宣講團、一個國家安全教育館、一次國家安全海島行活動,展現各地增強群眾國家安全意識、築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的生動場景。
——編 者
一堂行走的國家安全思政課
本報記者 白光迪
近日,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羅溪中心小學教學樓前,30名五年級學生代表整裝待發,從學校國防教育展廳出發,依次參觀長江之畔的『渡江一號』新時代文明實踐點、『長江一號』新時代文明實踐點,通過沈浸體驗、互動問答、情景課堂等形式,上一堂行走的國家安全思政課。
嘹亮的軍號聲中,同學們仿佛置身軍營,被國防教育展廳裡各式各樣的照片所吸引。
同學們邊走邊看,邊問邊記,來到一牆之隔的航空體驗館。『哇!你們看這架飛機真漂亮。』大家隨聲音望去,國產C919大飛機模型就在場館正中間,同學們瞪大眼睛,專注地欣賞著大國重器之美。帶隊老師楊繼芬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講述了『科技自立自強』的現實意義。
接下來,同學們來到長江邊的『渡江一號』新時代文明實踐點。
『當年就是在這裡,魏村義渡一號船的船老大秦長貴憑著嫻熟的駕駛技巧和對水路的熟悉,避開敵人重重炮火,第一個駕船把解放軍指戰員們送上岸……』楊繼芬說。
『老師,小木船怎麼能在槍林彈雨中堅持那麼多次往返?』五年級一班的學生邢翊宸在聽完『揚子江上英雄船』的事跡後追問。
『因為船工們把生死置之度外,他們心中只有一個信念——送解放軍過江!』同學們聽後發出驚嘆,『是英雄們用生命換來我們今天的安寧。』
同學們站上江堤,抬頭是宛如巨龍的常泰長江大橋,課本裡的『天塹變通途』就在眼前;四周草木萌發,蘆葦叢中驚起的白鷺劃破春日寂靜。
『長江裡生活著4300多種水生生物,我們每個人都要爭當生態環保衛士,守護我們的母親河。』登上『長江一號』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常州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程綾綃為學生們帶來了一堂沈浸式的生態安全課。
陽光灑在長江之上,江水與天空融為一色,思政課也畫上了句號。回程途中,孩子們還在熱議:『原來國家安全不只是戰士站崗,還是我們把知識變成科技創新的力量』『國家安全不僅僅是國家的事,更是每個人的事』……
從航天國防到紅色記憶,再到長江大保護,不同層面的國家安全逐漸變得立體起來,孩子們對國家安全的理解又加深許多。
『這堂行走的思政課,讓我們觸摸到國家安全的立體維度,通過可觸可感的教育場景,讓青少年在行走中深刻理解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豐富內涵,理解國家安全的千鈞分量。』羅溪中心小學校長鄂漢東說。
一個『潮』起來的宣講團
本報記者 劉新吾
『大家見面常問「吃了嗎?」,糧食安全和咱們每個人息息相關。』
『安全警鍾常鳴響,線索發現莫彷徨。一旦發現間諜行為,請撥打12339舉報。』
…………
4月8日,走進重慶金山大廈,一場別開生面的理論宣講正在進行。重慶市大學生總體國家安全觀宣講團的成員們通過個人宣講、快問快答、集體朗誦等豐富多樣的形式,生動解讀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豐富內涵。機關和社區乾部們聽得饒有興致,每到精彩處,現場響起陣陣掌聲。
這支宣講團由西南政法大學本碩博不同專業的100餘名學生組成,2019年3月成立以來,宣講團依托學校國家安全學、法學等學科優勢,堅持按照理論學習—調查研究—集體撰稿—審稿把關—講演設計—集體彩排—現場宣講『七步宣講工作法』,累計開展線上線下宣講800多場次,累計參與宣講學生達3000餘人次,足跡遍布25個省份。
如今,從機關單位到社區學校,從生產一線到田間地頭,都活躍著宣講團成員的身影。
在成渝智能復興號列車的車廂內,他們向乘客普及國家安全知識;在社區的街頭巷尾,他們為基層群眾演繹通俗易懂的國安故事;在全國多所大中小學,他們激勵青少年學生為國家安全添磚加瓦……
如何增強宣講吸引力,讓國家安全意識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宣講團的師生們堅持點面結合,以『小切口』呈現『大主題』,讓理論宣講『活』起來、『潮』起來。
『雖然之前就對國家安全有所了解,但聽了宣講後,還是很有收獲,讓我對這方面有了更深的認知。』禮嘉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張銀峰一邊說,一邊拿出手機記錄宣講瞬間。
講好講活理論,首先要提高自身理論水平。宣講團將宣傳教育與人纔培養相結合,組織開展總體國家安全觀學術研討和理論闡釋研究,提高成員理論水平。
閑暇課餘,宣講團成員常聚在一起,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對總體國家安全觀進行模塊化學習。
『加入宣講團後,不僅了解很多國家安全知識,還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我們一起進步。』宣講團成員、大二學生田歌說。
既深化內容,挖掘有溫度和深度的故事,也創新形式,提昇理論宣講的鮮活度,近年來,宣講團緊跟新媒體發展形勢,緊扣青年群體特點,將線上宣講與線下宣講相結合,制作大量原創微視頻、自編自演情景短劇、編排歌曲詩歌等『潮』起來的節目,闡釋好總體國家安全觀,做到『受眾上網、宣講上網』。
一場跨時空的震撼之旅
本報記者 邵玉姿
春意盎然,革命聖地西柏坡紅綠相融,游人如織。
西柏坡紀念館景區入口處,一座現代化的三層建築巍然挺立,前來參觀學習的人們絡繹不絕,這裡是西柏坡國家安全教育館。
踏入序廳,象征隱蔽戰線斗爭歷程的巨幅紅色畫卷展現眼前。『畫卷上方的徽章、白鴿,兩側的長城符號,襯托出維護國家安全的莊嚴神聖;下方由小花與金色蠟燭構成的五星圖案,則無聲訴說著隱蔽戰線工作者們的奉獻與犧牲。』畫卷前,講解員劉燕在向來自電力行業的40餘名參觀者介紹。
跟隨講解員步入主展區內。柔和而神秘的燈光下,一件件珍貴的文獻、實物與圖片錯落有致地陳列著:『隱蔽戰線的卓越領導人——李克農』展陳區域內,泛黃的紙張、陳舊的照片,訴說著當年那段驚心動魄的戰斗歲月;『永不消逝的電波——李白』展陳區域,完整復刻布置了當年的發報場景,站立其中,可以聽到『嘀嘀』的模擬發報聲從灰磚老牆後傳出,讓人不禁將思緒拉回到那段戰火紛飛的歲月……
『這是1948年我們黨所用密碼本的真跡復制件,每一個字都可能扭轉戰場局勢,關乎生死存亡。』手指玻璃展櫃內一本泛黃的密碼本,劉燕娓娓道來。
『以前只是在影視作品中了解過隱蔽戰線的故事,今天來到這裡,看到這些真實的展品和案例,纔真切感受到他們面臨的危險與挑戰,他們是真正的無名英雄!』聽完展品背後的故事,參觀者王珊珊熱淚盈眶。
『我們利用上千件館藏文獻、實物、圖片等,精心布陳50餘個真實案例,向公眾詳盡展現了黨的隱蔽戰線在各個歷史時期所建立的卓越功勛以及湧現出的眾多英模英烈。』西柏坡國家安全教育館主任李月紅介紹,教育館自建成以來,不斷創新國家安全宣傳教育形式,力求讓歷史『活』起來,給參觀者帶來一場跨越時空的震撼之旅。
不僅如此,西柏坡國家安全教育館還針對不同群體設計了特色教育單元:針對成年參觀者,館內提供深度案例分析與專題講座,提昇應對具體問題的能力;針對青少年,館內則開設了『國家安全小課堂』,以趣味故事、動畫演示等形式,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據統計,自2004年對外開放以來,西柏坡國家安全教育館已接待約150萬人次參觀。『尤其是最近這段時間,群眾紛紛前來參觀,人們的國家安全意識越來越強!』李月紅表示,將繼續豐富展陳內容,開展多樣化的活動,推動國家安全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一次豐富多彩的海島行
本報記者 靳 博 亓玉昆
在天津濱海新區,國家海洋博物館從大型濱水公園延伸至海灣。從空中俯矙,白色的場館典雅、新奇,猶如魚躍大海,又如停靠海灣的航船。
4月14日上午,『國家安全海島行·天津篇』系列活動在這裡舉行。觀看宣傳片、參觀涉國家安全展品、舉行總體國家安全觀主題講座、開展海博館藏品尋寶打卡活動……現場,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市民廣泛參與。
『近年來,海洋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展覽生動呈現了我國在維護海洋權益、海洋生態等方面的成績。』在中華海洋文明展廳,市民李雨澤駐足許久。
『國家安全是幾代人用血肉、智慧、毅力守護的。』來自濱海新區的中學生段景馨說著,眼神投向博物館海景窗外一望無際的渤海灣,『今天我印象最深的展品就是曾母暗沙主權碑,這是我國維護海洋權益、宣示領土主權的重要見證。』
講座現場,來自海洋安全領域的專家學者就總體國家安全觀、深海安全等主題開展公益講座,200餘名觀眾入場學習。
『守護國家安全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來自天津海事部門的工作人員劉航伊參加講座後表示,『我既要做海洋安全的實踐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保護海洋環境、海洋生物和海洋資源,也要做海洋安全的傳播者,用自己的聲音影響更多人、帶動更多人。』
船頂貼有醒目的『4·15』主題標識,船頭懸掛『國安號』紅色彩燈,在海河上,載著游客的『國安號』主題游船非常引人注目。『國安號』主題游船將年畫娃娃經典形象與『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實十周年』主題相結合,依托海河游船的『頂流』人氣與美麗風光,打造移動的國家安全課堂,讓乘客深刻感受到國家安全就在身邊。
在國安主題碼頭——金阜碼頭上,通過總體國家安全觀立體展臺、主題海報和展板等,打造沈浸式的國家安全教育空間。在碼頭『快閃』表演區,來自天津藝術職業學院和緣誠小學的學生們通過合唱、民樂合奏等多種藝術形式進行精彩表演,吸引了不少游客駐足。
『點亮海岸線國家安全之光』『國家安全沿海巡展』『描紅海上界碑』……連日來,北起遼寧,南至海南,沿海省份的國家安全機關協同聯動,以『國家安全海島行』為主題,面向廣袤領海,輻射綿長海岸,在海疆沿線接續開展豐富多彩的國家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將國家安全教育活動延伸至更廣大人民群眾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