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4月20日訊 最近,一則消息引人關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黑龍江省『九珍十八品』品牌綜合體進行『可持續發展教育與實踐基地』授牌,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中國設立的第一個可持續發展教育與實踐基地。這意味著黑龍江的『九珍十八品』品牌已為世界所關注,也為黑龍江森林食品走向國際市場奠定了基礎。
從大食物觀的角度看,森林食品已是繼糧食、蔬菜之後的第三大農產品,契合當今社會人們對高品質食品的需求。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首次提到『森林糧庫』的概念,要求『發展森林食品,豐富「森林糧庫」。』
那麼,這些樹上長的、地上冒的、土裡藏的寶貝,是怎樣從森林饋贈轉化為天然珍饈的呢?走進『九珍十八品』品牌綜合體,你會有直觀的感受。這一綜合體包括森林食物文化博物館、綜合賣場、線上銷售直播間、森林茶哺四個板塊,讓眼耳鼻舌身全方位感知黑龍江生態家底的『豐』與『厚』、森林食品的『特』與『優』。從商業價值看,這裡是銷售產品的平臺;從人文視角看,這裡又是展示大食物觀的小切口,適合將其拓展為高層次的教育與實踐基地。
一個『品』字有天地。沒有品質,產品就無法轉換成良好的市場價值;沒有品牌,消費者就無法了解和認同。應該看到,短短一年多時間裡,『九珍十八品』品牌已經與『黑土優品』並駕齊驅成為全省兩個重點省域公用品牌,其展現出來的品質影響力和品牌聚合力,標注了我省生態產品的價值潛力。只要持續努力,內塑品質、外拓品牌,『九珍十八品』與『黑土優品』的金字招牌一定會越來越響、越來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