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龍江時間  >  看龍江

民企發展正當時|擁抱新質生產力 龍江民企競逐新賽道

時間:2025-04-20 07:08:27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黑龍江日報4月20日訊 在黑龍江這片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沃土上,民營企業正積極擁抱新質生產力,以蓬勃之勢競逐新賽道。截至今年3月,哈爾濱思哲叡智能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康多手術機器人在全球15個國家實現商業化落地,累計訂單量超40臺,商業化單個醫院年最大手術量突破2000例,在我國『高端醫療裝備推廣應用項目』腔鏡手術機器人領域排名第一。黑龍江惠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生產的七大類二十餘種產品,已覆蓋全國所有行政區域,累計作業面積超9億畝次,並遠銷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北斗農機自動駕駛系統、農機智能監測設備系列產品總銷量全國第一……

  據省科技廳統計,截至目前,我省共有高新技術企業5040家。其中,民營企業佔比超過九成。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力量,民營企業勇於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為龍江高質量振興發展注入了澎湃新動能。

  以新謀進 推動成果產業化

  走進位於大慶國家級高新區新興產業園的安牧吉(黑龍江)食品有限公司,廠區內一派忙碌景象,國產化原制奶酪GMP生產車間正在緊張建設中。

  安牧吉公司是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教授張建強依托其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成果,引資1000萬元創辦的功能性固態乳制品加工廠。『我國功能性固態乳制品的加工技術和關鍵加工設備主要依賴進口。該成果產業化後,可以完全替代進口。』張建強說,『我們計劃建設5條生產線,生產免疫球蛋白及奶酪、黃油、煉乳和嬰幼兒乳粉等功能性固態乳制品,預計今年7月試產,年產能可達3.67萬噸,產值18億元。』

  安牧吉公司是省市合力推進環大學大院大所創新創業生態圈成果落地生成企業的典型代表之一。我省首批建設的7個環大學大院大所創新創業生態圈,推動哈爾濱工業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環哈爾濱工程大學成果轉化中心、黑龍江科技大學碳谷大廈、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恩維生物、哈爾濱新區『中國星谷』、齊齊哈爾創意設計港、佳木斯數字游民公社、大慶智能鑽采裝備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建設落地。與此同時,省科技廳制定生態圈協調聯動機制,明確39個部門和單位職責,建立全體會議、專題會議和訴求問題快速響應等機制,促進創新資源在生態圈集聚。實施2024年生態圈聯合引導資金項目24項,首批撥付資金3082.8萬元,預計轉化全人源抗體藥物、礦井通風多參數測試系統、粉末涂料等57項科技成果。截至目前,生態圈累計新成立企業100餘家,全部為民營企業。

  作為環哈工大創新創業生態圈的重要承載區和起步區,哈工大先研院積極推動航空零部件數字孿生智能裝調技術、智能變色舷窗等項目落地產業化,一季度新成立哈爾濱卓越動力、黑龍江納智擎光、哈爾濱先蜂創科等5家企業。舉辦線上線下路演18場,累計推介待轉化項目38個,促成星宏科技等3家企業融資到賬1030萬元,靈動智能裝備等3家企業通過投資機構投決會,累計簽約金額2000萬元。

  向新而行 激活發展新動能

  以亞毫米級精度突破外科手術的時空壁壘,用人工智能在方寸間護衛生命,哈爾濱思哲叡智能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憑借自主創新在手術機器人領域不斷攀高,推出了國際首創的多模態開放式控制臺,首創多地多醫生遠程手術模式和雙主刀雙機器人手術模式。目前,公司研制的三款康多機器人核心產品全部獲得國家藥監局Ⅲ類醫療器械注冊證。

  『科技創新是實現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的根本,也是新質生產力的特點和原動力。』思哲叡董事長杜志江說,思哲叡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獲得了來自國家和省裡的大力支持,主持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術像一體化人工耳蝸精准植入手術機器人系統研發』,2024年獲批主持2項黑龍江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完成的黑龍江省『百千萬』工程科技重大專項項目『遠程微創手術機器人的研制』以『優秀』等級通過了驗收,並晉級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杜志江希望將思哲叡打造成全球領先的手術機器人科技企業,增進人民健康福祉。

  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省科技廳深化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強化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協同創新,堅持『企業出題、科研解題、市場閱卷』,修訂《黑龍江省重點研發計劃管理辦法》,完善揭榜掛帥等項目組織機制,在省重點研發計劃和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全部由企業牽頭的基礎上,聚焦智能機器人、智能農機裝備、高油高產大豆、先進材料等重點領域加強項目統籌,設立科技型中小企業項目,支持具備條件的民營企業承擔更多的科技攻關項目,探索新模式,打造新業態,開闢新賽道。

  以新提質 賦能產業振興

  與『北斗』共舞,將衛星遙感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植入黑土地的春耕秋收,黑龍江惠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我國大田種植提供了全球領先的高效解決方案。今年前3月,公司實現產值7000餘萬元,同比增長17%。

  『「以科技創新讓農業更高效」是我們的初心和使命。』惠達董事長張宇介紹,『在惠達的近600名員工中,研發人員佔到50%。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以「技術+管理+政策+市場」四輪驅動,通過數字化、集約化和綠色化手段,構建覆蓋耕、種、管、收全周期的智慧農業生態,助力農業穩產增產,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制造高端品牌。』

  我省積極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呵護民營企業創新活力,讓更多民企敢創新、願創新。

  今年,省科技廳啟動『科技總師』選派工作,圍繞衛星制造、智能機器人等重點領域,已收集465家企業的496條引聘需求,將組織科技人纔到生產一線服務企業創新發展,賦能產業振興。

  加快科技金融融合發展進程,我省設立總規模5.05億元的龍江天使基金,重點投資新質生產力領域的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去年省科技廳聯合招商銀行、浦發銀行等銀行機構開展78場銀企對接活動,促使各銀行機構對科技型企業投放貸款近7億元。對天有為等941家企業兌付2024年度研發投入獎補資金2.36億元,其中民營企業佔比超過7成。受獎補企業研發投入總額98.5億元,在全省企業研發投入佔比達84.6%,同比增長8.8%。

  根據日前發布的《黑龍江省科技成果產業化突破年行動方案》,我省將建立常態化科技型企業融資需求對接機制,建立高新技術企業融資擔保代償補償機制,今年將新增獲得融資擔保科創企業200家以上,全省科技型企業貸款餘額超過1100億元。

  政策的引導和支持持續加力,創新生態不斷優化,進一步激發了民營企業向『新』提『質』的動力,龍江民企將在新質生產力的賽道上跑得更快、更遠。

責任編輯: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