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北烈士紀念館院內,停放著一輛舊式有軌電車,長超9米,寬約2米,高達3米,上半為白色,下半為紅色,車頭有黑色燈罩。這是趙一曼當年領導電車工人大罷工時的電車,是她在哈爾濱開展革命活動的重要物證,至今保存完好。
時間回到20世紀初,哈爾濱是當時聞名遠東的國際都會,有『東方小巴黎』『東方莫斯科』之稱。1921年,哈爾濱電車公司開始籌辦,1927年10月正式通車。有軌電車聯通道裡、道外、南崗等各大主城區,是城市主要交通工具。
『九一八』事變後,趙一曼奉命來到東北,任滿洲總工會組織部部長、哈爾濱市總工會代理書記。
日軍侵佔哈爾濱後,一些日偽軍警橫行霸道,不僅乘電車不買車票,還毆打、辱罵、剝削電車工人。種種野蠻行徑令人發指,讓原本收入微薄、生活貧困的民眾愈發潦倒。中共地下黨組織非常重視電車工人這支革命力量。當時哈爾濱電車廠歸電業局管轄,黨組織借著電業局招考車掌(即乘務員)之機,派人打入電車廠做地下工作。
趙一曼經常到電車工人中進行抗日宣傳活動,很快一批富有愛國思想的青年工人提高了覺悟,參加了共青團和共產黨,建立起黨團支部和赤色工會組織。當時有黨員6名,團員20餘名,工會會員45名,佔全哈爾濱市工會會員近一半。
1933年4月2日晚,偽滿憲兵王文昌毆打電車車掌張鴻漁(地下共青團員),張鴻漁被打得滿臉流血,渾身是傷。電業局領導知道後,不但不同情被打者,還責罵工人給公司惹了禍,聲言要開除張鴻漁,這引起了電車工人的極大憤慨。
電業局的黨團員和工人積極分子決定利用這個事件,發動電車工人舉行大罷工。趙一曼接到電車工會的報告後很重視,連夜到電車廠指導黨團員和積極分子組成罷工委員會。晚10時,骨乾們召集200多工人在電車廠食堂開大會,宣布罷工。會後,工人們深夜刻印《電車工人告哈爾濱市民書》和各種宣傳材料,寫出200餘張標語,還畫了7幅揭露偽軍警、憲兵打罵電車工人的宣傳畫。接著工人們走上街頭,把宣傳品張貼在主要街路和電車線路沿線的牆上、電線杆上,向全市民眾正式宣告電車工人進行大罷工。3日清晨,人們上街不見一輛電車,看了標語傳單紛紛議論,譴責偽軍警欺壓電車工人的惡劣行為。
日偽統治當局迫於工人和民眾的強大輿論壓力,只好答應了工人們的5項復工條件:懲辦肇事禍首;給受傷工人撫恤金50元,養傷期間發雙薪;醫藥費由憲兵隊承擔;撤換憲兵隊長,憲兵隊登報道歉;電業局保證以後不再發生同樣事件。由趙一曼等領導的這次電車工人大罷工取得了全面勝利。4月5日,工人復工。
中共中央機關刊物《斗爭》第43期刊文稱贊說:『這次斗爭中更加表現出電業工人的英勇與積極……群眾的力量是完全可以衝破白色恐怖的……』
作為領導者之一,趙一曼展現出非凡的策略水平和領導能力,贏得了同志們和群眾的信賴與認可。
1996年4月25日,哈爾濱電車總公司將這輛具有光榮革命傳統和收藏價值的電車,捐獻給黑龍江革命博物館(現東北抗聯博物館),暫由電車總公司代保管。2002年4月1日,此電車移送至東北烈士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