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超,中共黨員,高級技師,兵器工業集團關鍵技能帶頭人。1995年參加工作,一直從事裝甲車輛總裝調試和駕駛試驗的相關工作。先後參與和組織完成了二十餘項國家級或省部級項目的總裝調試、試驗任務。開發試制了多種型號非標工具工裝,現已應用於科研和批量產品,並帶領大師工作室人員取得多項技術革新成果。2022年評為中國兵器工業集團關鍵技能帶頭人;2018年獲得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兵器工業技術能手』;2019獲得黑龍江省『龍江技術能手』;2022年獲得『哈爾濱大工匠』;2021獲得『哈爾濱市首席技師』;2021年獲得『黑龍江省首席技師』、2022年獲得龍江工匠、2022年獲得哈爾濱市勞動模范,2022年獲得哈一機集團先進工作者;2020年獲得公司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八屆、第九屆職業技能競賽裝甲車輛試驗工團體第八名。作為主要發明人,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受理國家發明專利1項,受理國防發明專利2項。
二十餘年的工作磨煉和苦心鑽研,使他從一名普通的學徒試驗工逐漸成長為公司科研樣機總裝調試和駕駛試驗領域的技能帶頭人。在特種車輛科研樣機總裝調試、試驗、工藝創新、技能攻關、降本增效方面成效顯著。解決了多項設計、工藝和生產制造難題,特別是在提高科研樣車裝調試驗效率和可操作性、可靠性、維修性方面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合理化建議,為公司科研開發和取得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做出了突出貢獻。主要工作匯報如下:
一、技能攻關
1.某底盤一體化吊裝動力艙野外快速拆裝項目技能攻關
主持完成了某底盤一體化吊裝動力艙野外快速拆裝項目技能攻關。設計制作了帶框架式焊底座結構和絲杠進給系統的組合式某底盤一體化吊動力艙拆裝組合臺架:利用絲杠作為動力源,推拉發動機在滑槽上前後移動,實現發動機的安裝和分解,解決了野外拆解動力艙必須依靠吊車輔助作業的問題。手搖絲杠用人力即可輕松實現野外動力艙安全可靠的拆裝,提高了野外工作效率,降低了安全風險,已推廣應用於我廠多種車輛動力艙野外拆裝作業和用戶產品改裝。
2.某輸送試驗臺自動接、補裝置技術攻關
主持研制出上下左右可調式機構,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強度。操作人員由原來10人減少至3人,作業時間由原來60min減少至15min。減少了參試試驗人員,提高了試驗效率,提前完成了試驗,為後續工作贏得了時間。
3.某裝填項目技能攻關
1)主持完成了某吊架快速拆裝機構系統攻關。吊具分為兩個單體,在兩件吊具之間用快速插銷裝置鎖緊,利用杠杆原理和錐形插銷,到位後插銷閉鎖。通過雙節聯動機構實現儲運裝置自動鎖緊和解脫以及互換,提昇了裝備自動化水平。
2)主持箱體自動解脫系統攻關,針對解脫機構需要專人上車操作、消耗時間長問題,發明了一種自動解脫系統,乘員在車內操作控制開關,通過電動推杆帶動滑塊上下運行,使轉杆自動打開,實現拴緊器自動、快速解脫,實現遠距離自動操控,減少操作人員數量,縮短操作時間。
二、絕活絕技
1.磁力鑽反向鑽孔法
采用『磁力鑽反向鑽孔』法,通過自制非標工裝和改造磁力鑽,將已總裝調試完好的某產品不拆裝動力艙即完成了底甲板鑽孔返修工作,保證了年度計劃任務按期完成,為工廠節約資金126.85餘萬元。
2.運輸車電池組自加溫方法
自主設計和組織完成改進攻關。建立後節車電池組密封艙,並采用4個電風扇作為引風機構,將前車動力艙熱風引入電池組密封艙,解決了冬季電池組因低溫無法充電問題,確保了車輛冬季試驗的動力性能和國家科技部驗示驗證項目按期完成驗收。
三、降本增效
積極開發新的操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經過操作和摸索,總結出不拆主動輪能更換油氣懸掛的方法,動力艙整體吊裝的方法,一體化車輛車姿調平方位快速對正法,電傳動車輛駕駛操作法,無人車輛操作法等多種獨特操作方法,其磁力鑽反鑽作業法,一次為公司節省資金126.85萬元。並編制了各種操作教材,管理規程,安全作業指導書等,規范了科研車駕駛和試驗。
公司首臺水陸兩棲車,也是現有外形最大、甲板最薄的特種車輛之一,較公司原有陸用裝甲車在駕駛和保養方面差別很大。他刻苦鑽研,在較短的時間內了解並掌握了車輛的結構原理和駕駛保養技能,還完成了多項技術改進,並將經驗和駕駛操作及保養方法傳授給船廠和後續試驗人員,使試驗團隊駕駛員都勝任了車輛操作,提高了整體技能水平,保證了試驗的進度和質量,此裝備在後續的國際賽事比武培訓中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四、團隊建設
培養高級技師2名,技師2名,高級工2名。經過不懈努力,於2020年建立了公司級裝甲車輛試驗工畢超技能大師工作室。工作室完成了對外表演任務,國內車輛改進初樣試驗,等一系列車輛的總裝、調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