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龍江時間

2025年黑龍江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王新麗

時間:2025-04-28 22:53:00  來源:極光新聞  作者:

  王新麗,女,1974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現任教於大慶市第69中學,初四語文教師,擔任語文教研組組長。曾獲得『市三八紅旗手』『市十佳班主任』『市骨乾教師』『市師德先進個人』『市優秀教師』『市中考命題優秀教師』『市兼職教研員』『區名師』『區優秀教師』『市中小學先進班集體』『校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參加國家級課題並獲獎,並在國家級刊物發表多篇教育教學科研論文。所輔導的學生多次在作文雜志上獲得各類獎項。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從踏上工作崗位的那天起,她就牢記:『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立德為首,育人為本』。

  一、牢記立德育人,盡顯園丁本色

  從教26年來,她始終以『崇尚一流』的校訓為宗旨,本著『為學校負責、為學生負責、為社會負責』的姿態,積極主動地開展教學工作。在教學工作中,她是學生管理教育和素質教育的組織者,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引路人。同時,在班主任工作中她注重用人格力量感染和熏陶學生,堅持公道處事,平等對人,循循善誘,諄諄教導,保持了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自身的師德修養,時刻牢記『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時時處處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在同事及學生面前做出表率,力爭成為一名大家公認的合格乃至優秀的教師。

  教學中,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走進學生,她幾乎將自己全部的課餘時間都交給了學生。每天早上,她幾乎都是第一個到校的教師,看著同學們早早地進入晨讀,心中甭提有多高興。每天中午,為了能有更多的時間與學生溝通,她從不午休,早早地進班與學生交流,幫助他們排懮解難,每當看到他們舒心的笑容時,她的心裡真的樂開了花。不知道有多少個課間,因為看到淘氣包悔過的淚水而欣慰,因為看到那個受委屈的小女孩臉上綻放的笑容而釋然,因為聽到『朝中大臣們』精彩絕倫的良策而驚喜……她漸漸懂得,老師是一個溫暖的字眼,要施以學生無盡的愛。因為愛是陽光,可以把堅冰融化;愛是春雨,能讓枯萎的小草發芽;愛是神奇,可以點石成金。用愛心凝聚起來的師生感情是最長久的,也是戰無不勝的。傾注了滿腔的愛,她也得到了學生們的喜愛和尊重。

  二、煉就一身本領,勇挑教學重擔

  勤學,是成功者的『修身』之道。從教26年也是她自我學習、自我提高的26年。從走上講臺的第一天開始,就邊『教學』,邊『學教』。她深知,學無止境,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書可以教一輩子,但一個腳本不可能從頭唱到尾。從苦練基本功到追求高層次的教學藝術,她一步步地進行鑽研、摸索、積累、創新。從執教至今課本不斷更換,她緊隨其特點不斷更新教法,歷年學生考試成績從未掉過隊。

  在平時教學中,每一節課都反映出超前的教育理念,靈活的教學方法,都可以感受到敢於創新的精神和熱愛工作、熱愛學生的品質。她所執教的被評為市優質課的《生命生命》,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平等討論,課堂氣氛活躍,真正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更淋漓盡致地折射出先進的教學思想,獨特的教學思路,讓人刮目相看。一件件證書,見證了她的教學成長。

  在多年的錘煉中,她已具備了過硬的專業知識,豐富的教學經驗,精湛的教學藝術,成為勇挑重擔的骨乾教師及教研組長。

  三、置身教改教研,屢創喜人佳績

  對於自身來說不搞教研的教學,是沒有生命力的教學。所以一直以來,她帶領組內教師在集體備課時都在研教材、研大綱、研教法、研學生。有時為了探討教學中的某個問題,她會查閱多本教學資料,請教多位同事,或者上網查詢,當課程改革大潮湧來時,她及時轉變教育觀念,投身到更廣闊的教改教研天地中。在教學過程中,她以研究者的心態,置身於教學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反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糾正,對積累的經驗進行總結,並不斷拓展創新。她在課改中進行磨煉,力求實現由『教書匠』向『研究者』的角色轉變。

  多年的教學實踐,使她體會到學習先進教育理念、教學理論的重要,為此,她擠時間加強學習,閱讀了大量教育理論書籍。

  她走近語文教學大師魏書生,讀了他的《語文教學漫談》,仔細研究了他『激發學生興趣十三法』,認真分析了他『培養學生十二種習慣』,掌握了語文教學的『常規武器』和『尖端武器』。

  聆聽了教改先鋒李鎮西《從批判走向建設??語文教育手記》,懂得了語文與生活的關系,『在生活中體驗語文,在語文中感受生活』,從此成為了她的教學理念。

  捧讀於漪老師《啟智》《凝望》《超越》,她終於明白了:教學參考書畢竟是別人的勞動,只有自己的勞動所得纔是帶著生活露水的鮮花,是你自己的心得,學生纔容易和你交融;教出自己個性的時候,纔是學生收獲最大的時候。理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她還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積極撰寫多篇論文。

  她深知:要想在學生管理、學生教育方面做出更大的成績,讓學生飛得更高更遠,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她同時相信:只要撲下身子,一心為了學生,一心為了黨的教育事業,不斷學習,科學管理,不斷創新,就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績。

  在9000多個逝去如飛的日子裡,正是因為始終把教育學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愛學生勝過愛自己,工作上纔實現了較大的突破和跨越。尤其是2013屆畢業生的中考成績更是喜人,她所教的三班學生730分以上有18人,700分以上有41人,進入實驗最低錄取線694.5分的人數有43人。2020年高考,2013屆的三班學生有5人考入清華、北大。這一系列數據,得到了學校各級領導及家長們的贊譽。她在奮斗拼搏的同時,也在收獲著快樂,各種榮譽稱號像紛飛雪花一樣不期而至。

  最後,以汪國真的一首詩來結束:我們像一只響箭,一往無前的出征,我們不是風中的牆頭小草,搖擺不定,我們出征,讓生命和使命結伴同行!

  相信在未來的征途上,她將拓展自己生命的寬度,走得更堅實,更遠。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