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丙文,男,1977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1993年參加工作,現任哈爾濱航道事務中心大頂子山航道段段長,他所負責的航道段共計169公裡,覆蓋7座跨江大橋,負責維護各類岸標87座、浮標19座、航標燈89盞,是松花江流域航道航標數量最多、任務最繁重的航道段之一。自參加工作的第一天起,他的人生軌跡就緊緊與龍江航道聯系在一起。他30年如一日紮根在航道建設基層一線,默默付出,無論是在夏航生產還是在冬季巡航的工作時段,亦或是戰枯斗洪的關鍵時期,始終堅守初心,在平凡的崗位上為航道的暢通安全保駕護航,確保了每一座航標都處在正確的位置,發出明亮的光芒,為全省水運用戶提供安全暢通航道,為全省經濟振興發展貢獻交通人力量。
該同志曾獲得2018年全省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個人、2020年省水運行業『五個百萬』職工技能大賽第二名、2021-2022年度全省『安康杯』競賽活動優秀個人等榮譽稱號;大頂子山航道段曾榮獲2019年省級青年文明號、2020年全省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先進班組稱號。多年來他始終秉持著『交通為民』的服務理念,認真聽取水運用戶的意見與建議,不斷提高航道維護質量,真正為水運用戶解決『急難愁盼』的實際問題。
2022年,為貫徹落實省政府提質降本增效決策部署要求,他帶領全段職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克服種種困難,圓滿順利的完成了本區段新型航標改造工作。由於大頂子山庫區航道和航標存在特殊性,姜丙文同志制定詳細的改造方案。他充分考慮了航道的通航需求、水流特點以及航標的穩定性等因素,確保改造後的航標能夠滿足實際需要,提高航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用電焊、等離子切割等設備,成功解決了工作面積狹小的問題;利用反向作業解決了7米、9米航標豎立起來的難題,僅用5天時間就提前完成了19座新型航標改造工作。他們不僅克服了施工中的種種技術難題,還不斷創新施工方法,提昇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了水運物流成本。
在2023年松花江哈爾濱段汛期期間,他提前對航標岸標進行加固,有效避免了洪水對航標造成的破壞,同時加大巡航次數,對浮標和燈船及時進行清草,發現移位的及時恢復,在洪水期全力保證岸浮標功效的正常發揮,安全平穩的度過了汛期。同年10月,他帶領全段職工,對呼蘭河管線橋上至蘭西81公裡航道進行了按重點航標設置工作,用時三天完成了11座過河標和1座航道標志牌的布設工作。在布設工作中,由於時間緊、任務重、地形復雜,他統籌安排實現實地踏勘與設置航標同步推進,他精心謀劃路線,導航提前規劃不熟悉路段,為任務順利完成創造了條件。在如此艱難的條件下,他克服一切困難,每日平均步行三萬多步,工作十多個小時,提前完成各項工作,結束了呼蘭河蘭西至管線橋有道無標的歷史。
2024年,松花江開江凌汛對7座航標破壞的比較嚴重,15座航標不同程度傾斜,嚴重影響航行安全。在這種緊急情況下,姜丙文同志再次展現了他的擔當與智慧,緊急召開會議研究航標恢復方案,帶領職工投入到了緊張的航標恢復工作之中,由於受損航標基座四面環水,露出水面的基座面積只有幾平方米,在這樣狹小的基座上面把航標恢復正常是非常困難和危險的。為了搶時間、保暢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僅用了三天時間就完成了全部失常標志的恢復工作,確保了松花江流域水運經濟高質量發展始終走在前列。
在智能航標燈的實驗測試工作中,他出色完成50餘盞智能航標燈的安裝調試工作,為推進數字化航道奠定了基礎;在新型航標器材和梯形牌的使用實驗工作中,他積極提出改進意見,密切與設計人員合作,不斷優化器材性能,提高了航標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在完成庫區新型十米浮標燈船的實驗測試工作中,由於新型燈船體積大,給設置工作帶來了極大困難,他憑借多年的工作經驗圓滿完成了任務,為庫區新型航標燈船的推廣應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面對繁重的工作任務,姜丙文同志從不言苦,從不言累,始終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他不僅在工作中表現出色,在個人品德修養方面也堪稱楷模。時刻保持著謙遜低調的態度,對待同事和下屬總是和藹可親,樂於助人。經常與大家談心交流,了解他們的困難和需求,並盡力提供幫助。這種人文關懷精神,使得整個航道段的工作氛圍變得和諧融洽,大家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激發。在他的帶領下,大頂子山航道段的全體職工團結一心,共同奮斗,使得該航道段連續多年保持了良好的通航條件。
姜丙文同志以其甘於奉獻、敢於擔當、精於專業、善於創新的精神品質和實際行動,贏得了乾部職工的廣泛認可和一致好評。他始終衝鋒在前,堅守航道人的初心和使命。他以專業之魂,鑄就卓越品質;他以奉獻之心,照亮前行之路,以實際行動彰顯『燃燒自己,點亮航程』的新時代航標燈精神和『守正創新、晉位爭先』的新時期龍江航道精神。作為身邊的航標燈式人物,他的事跡鼓舞和激勵著航道乾部職工在本職崗位上發光發熱,為推動我省航道高質量發展、實現交通強國的宏偉藍圖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