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百年工運·龍江史詩?新中國第一位女拖拉機手梁軍?

時間:2025-05-09 18:49:59  來源:極光新聞  作者:

  第十二期

  新中國第一位女拖拉機手梁軍

  梁軍出身於黑龍江省明水縣的一個貧苦農家。1945年,隨著黑龍江解放,梁軍得以擺脫童養媳的命運。在解放區充滿激情的政治運動中,她開始接受黨的教育,探尋著通往光明未來的道路。

  1947年,隨著東北戰場形勢的好轉,中國共產黨著手恢復經濟。為了實現東北農墾的機械化,一批拖拉機從蘇聯進口,為北大荒的開發做好了准備。在此期間,黑龍江省委在德都縣創立了一所特殊的鄉村師范學校——萌芽學校,旨在培養半農半讀的新型農民。說服家人後,17歲的梁軍前往該校接受教育。在這裡,她接觸到了一部蘇聯電影《巾幗英雄》,其中的女主角安格林娜作為女拖拉機手的形象深深地觸動了她的心靈,使她初次萌生了成為女拖拉機手的願望。

  1948年2月,黑龍江省委決定在北安開設拖拉機手培訓班,德都萌芽鄉村師范學校爭取到了3個培訓名額。在眾多學員中,梁軍因勤奮好學、吃苦耐勞的品質備受同學推崇。最終,她幸運地成為參加培訓班的唯一女學員。

  白天,梁軍和男同學們一樣在拖拉機上接受訓練,晚上則在小油燈下整理筆記。盡管教學設備匱乏,僅有一臺德國『蘭茨』輪式拖拉機,且教材極為有限,但梁軍克服了重重困難,成功獲得了駕駛實習資格。

  在校外駕駛實習時,梁軍引起了路人的注意,大家驚訝地議論道:『時代變了,女人也能開火犁(當時俗稱拖拉機為火犁)?』梁軍因此聲名鵲起。

  1948年5月,兩個月的培訓學習結束後,梁軍不僅學會了開拖拉機,還學會了檢查和修理拖拉機。她和另外兩名同學將3臺嶄新的拖拉機開回萌芽學校,同學們扭著秧歌,熱烈歡迎。很快,梁軍和另外兩名同學就下地開荒了。她不僅實現了開拖拉機的夢想,還成為新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拖拉機手。

  在那個年代,為了提高作業效率,梁軍不得不與男同志們一樣晝夜不停地進行作業,每天長達12小時。為了加快工作進度,他們甚至放棄休息,一日三餐吃在田間地頭。後來,他們索性在荒野上搭建起簡陋的草窩棚,生活條件艱苦到了極點。食物匱乏,只能以咸菜、野菜為生,甚至連飲用水都只能從荒地的水溝中獲得。梁軍及其同伴們不僅要應對嚴苛的自然條件,還要面對眾多的蚊蟲叮咬。憑借著頑強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她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贏得了男拖拉機手們的敬重和贊揚。

  1949年10月,在新中國成立的禮炮聲中,梁軍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年12月,她被選為亞洲婦女代表會議代表。第二年,深受全國人民喜愛的彩色期刊《人民畫報》的封面上刊登了她的照片。梁軍的故事鼓舞著千千萬萬的中國婦女砸碎封建思想的枷鎖,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

  為了讓更多同學掌握拖拉機駕駛技術,萌芽學校開辦了拖拉機手訓練班。1950年6月,新中國第一支女子拖拉機隊成立,由12名女拖拉機手組成,梁軍任隊長。這支拖拉機隊被命名為『梁軍女子拖拉機隊』。

  梁軍女隊在生產戰線上取得了卓越成績,多次被評為先進集體。

  1950年9月,梁軍作為勞動模范代表參加了新中國第一屆全國工農兵勞動模范代表會議。大會期間,梁軍被選為農業戰線勞模的代表。1950年11月,《人民日報》發表通訊《新中國第一位女拖拉機手》,梁軍的事跡傳遍全國。

  1952年,梁軍考入北京農業機械化農業學院,成為一名大學生。畢業後,梁軍回到哈爾濱,在黑龍江省農機研究所工作,繼續鑽研她所熱愛的農機技術。

  1959年11月,13臺首批國產『東方紅-54』拖拉機運抵黑龍江。興奮的梁軍跳上一臺東方紅拖拉機開著轉了一圈兒,現場的記者紛紛拍下了她與東方紅的合影。當時,正是經濟困難時期,國家對農業非常重視,而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於是,1960年印制、1962年發行的第三套人民幣壹元人民幣正面的圖案,就選擇了以梁軍為原型的女拖拉機手生產圖。

  從1948年開始就投身於農機工作的梁軍,積累了豐富的機務工作經驗。通過後來的本科學習,她又為自己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這一過程,讓梁軍逐漸完成了從拖拉機手向農機專家的轉變。

  梁軍長期負責黑龍江省及哈爾濱市的農機技術工作,制定了技術管理規程,編制了地方的農機發展規劃。在開發新技術、應用現代管理科學新方法等高級技術方面,她也取得了卓越成就。在工作之餘,梁軍也未忘理論研究,她主編的《國外農業機械化》《機務管理規章制度》等著作陸續問世,對哈爾濱市、黑龍江省甚至全國農機工作的開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1999年,國慶50周年,梁軍當選為『50年來最具影響力的百名先進人物』。2019年9月25日,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學習英雄事跡、弘揚奮斗精神、培育時代新人,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部門授予梁軍『最美奮斗者』稱號。

  2020年1月14日,梁軍病逝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享年90歲。梁軍的一生,見證了中國的變遷與發展。作為一個時代的符號,梁軍敢闖敢試的開拓精神,為新中國農機事業作出的突出貢獻,都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來源: 《黑龍江工人運動史》、學習強國

責任編輯: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