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龍江時間

2025年黑龍江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溫志剛

時間:2025-05-10 20:08:00  來源:極光新聞  作者:

  淀粉裝置首次試車打通工藝路線時間最短、行業內單套規模最大……在黑龍江金象生化有限責任公司,這一系列令象嶼人自豪的行業紀錄都離不開一位行業『大咖』的傾力付出,他就是黑龍江金象生化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象嶼生化』)淀粉總工程師溫志剛。溫志剛深耕玉米深加工行業近30年,先後在黃龍、大成、嘉吉、中糧等國內大型玉米深加工企業擔任重要職務,獲得過『吉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中糧集團技術創新獎』『松原市創新能手』等多項嘉獎,並取得了『蒸汽冷凝水密閉回收裝置』 『帶有處理底流臥螺離心機的淀粉應用』『中間罐噴淋系統』『淀粉乾燥空氣預熱加熱器』等多項行業相關實用專利等十多項行業相關專利。近日,溫志剛榮獲黑龍江省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一、潛心技術,堅持抓實項目促落地

  自1992年畢業以來,溫志剛一直從事玉米深加工行業。他深深熱愛玉米加工行業,一直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在工作之餘認真學習崗位知識,學習整個玉米淀粉加工工藝和操作,工作中哪裡有問題就去哪裡支援,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了解掌握生產問題的根源並研究解決辦法減少故障發生。2015年黑龍江金象生化公司富錦和北安兩個年玉米加工60萬噸項目、2017年負責綏化公司的國內首套150萬噸/年玉米加工項目。

  他對玉米淀粉濕磨工藝理解深刻。在項目設計初期,他牽頭與設計院研討確定工藝方案路線和設備選型,當工藝設計出現分歧時,他都會用豐富的實踐案例和正確的工藝理論與大家交流疑問,統一設計思想。從投產後生產情況來看,生產消耗、負荷、產品質量等指標都有大的提昇。在他的豐富經驗帶領下,富錦、北安兩個項目均實現一次投料試車成功,創造淀粉裝置首次試車打通工藝路線時間最短,一次產品合格的行業紀錄,並實現富錦淀粉6個月達產達標,目前富錦、北安年加工量已突破82萬噸。2017-2019年,溫志剛又組織完成了綏化公司的國內首套150萬噸/年玉米加工淀粉裝置的項目設計、安裝、生產准備、試車等工作,實現一次性投料試車成功,目前已達產、達標,創造了行業內單套規模最大記錄。

  二、精益求精,堅持降本創新提質效

  除了精心推動項目設計、建設和投產,溫志剛還積極參加精益六西格瑪綠帶項目並取得綠帶證書。他積極推進CI項目,定期指導、評審CI項目,更通過綠帶項目創造效益近4000萬元。目前正在開展的優化工藝過程降低消耗項目,預計將產生效益300萬元以上。在工藝創新方面,他開創性地將十二級傳統淀粉洗滌改為十級洗滌並調整洗滌配管,減少兩臺電機,經過一段時間試運行後再次改為九級,目前運行和產品質量正常,每小時減少電耗800多度。在生產管理方面,他編制生產運營管理制度,不斷完善技術標准化推行方案並積極落實,使金象生化各工廠在標杆對比中比學趕超,不斷進步。他還推行技術委員會工作方案,負責組織技改、消缺方案審核,完善方案減少不必要投資。

  2018年初,富錦公司連續半年以上生產負荷達到110%,而北安公司由於玉米原料特性,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生產負荷仍只能維持在101-102%。面對提昇生產負荷的復雜問題,溫志剛利用精益方法確立綠帶項目,分析主要原因是淀粉乾燥已到達設計負荷,只有提高乾燥能力纔能提高負荷。經過現場和理論計算,他帶領團隊提高蒸汽壓力和乾燥風機風量,經過2個月調整,負荷達到112%左右,4個月生產負荷能穩定維持在119%,年創效益3300多萬元。北安生產負荷指標反超富錦後,溫志剛又將北安提昇負荷的成功經驗在富錦復制,使富錦負荷同樣穩定達到119%,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經濟效益也得到較大提昇。

  三、團結協作,堅持責任擔當強引領

  2015年8月加入象嶼生化後,溫志剛就立即承接富錦、北安兩個60萬噸/年玉米加工項目的工程方案制定、工程設計推進、設備招標、工程建設安裝指導、生產准備、試車指揮等工作。他對淀粉生產項目工程安裝、生產運行經驗豐富。在富錦投料試車前期,他陣前受命作為試車總指揮,在關鍵時刻勇挑重任。當公司提出提前一個月試車的目標後,他深入富錦現場,與生產技術人員詳細討論試車方案、確定試車可能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案,調動資源有生產經驗的人員負責每個關鍵環節。當發現設備安裝進度落後較多,尤其是浸泡罐安裝人員不足導致進度滯後時,他主動牽頭與施工單位協調修改人員和施工方案,大膽啟用新的施工單位落實施工方案,補充施工人員,加快浸泡裝置安裝,同時組織原安裝單位全力保障其他安裝項目,保障了設備安裝按計劃如期完成、項目試車一次成功。

  此外,在項目建設和試車投產前期,由於人員、設備、工藝都存在磨合,問題非常多,需逐步研究解決。項目初期他白天與設計院研究設計、設備布置方案、晚上研究確定優化流程、確定600多臺套設備參數,之後開始一邊設計一邊組織設備招標,組織編寫設備招標文件確定設備技術條件,為保證工期和生產運行穩定他經常工作的深夜,五加二白加黑,幾個月都得不到休息。項目後期白天組織項目安裝和人員培訓、晚上進行生產相關文件准備、組織人員培訓資料、編寫試車方案,生產試車初期更是蹲在現場研究解決生產試車問題,並對相關人員及時組織培訓,逐步提昇生產系統人員對工藝思路的理解和操作能力,提昇生產運行掌控能力使生產系統逐步穩定提昇。

  作為一名技術帶頭人,溫志剛矢志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努力提昇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水平。近年來,他在生產技術改造、精益生產等方面取得了優異的成績。2025年,溫志剛繼續出發,在攻克生產技術難題和解決生產管理瓶頸的過程中主動領課題、亮目標、比乾勁,為實現公司全鏈提效、高質量發展擎旗出征。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