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世席同志畢業於河南科技大學,從事滾動軸承產品技術研發工作16年,正高級工程師。入職至今,歷任產品設計工程師、產品設計室主任、技術中心副主任、技術中心主任等職位。
經過多年歷練,他已經成為企業的技術骨乾之一,工作期間主要獲得榮譽如下:
1) 獲黑龍江省機械工業協會科技成果4項;
2) 獲黑龍江省機械工業技術創新獎1項;
3) 獲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2項;
4) 獲國家專利授權17項;
5) 主持修訂國家標准1項,參與修訂國家、行業標准5項;
6) 發表專業學術論文13篇;
7) 獲2016~2017年度哈爾濱市『講理想、比創新、比貢獻』活動創新標兵;
8) 獲2017年和2018年哈爾濱市『踐行新理想,建功「十三五」』主題勞動和技能競賽活動創新能手;
9) 獲2021年度『哈爾濱大工匠』稱號;
10) 獲2022年『感動哈爾濱新區』人物;
11) 受聘為黑龍江省工信廳專家庫專家;
12) 被評為黑龍江省D類高層次人纔。
同時,兼任了第八屆全國滾動軸承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軸承工業協會技術委員會第七屆產品設計與應用學部委員、中國軸承工業協會技術委員會保持架專業學部常務委員等職務。
一、堅定理想,不忘初心,立志深耕軸承事業
軸承被稱為『工業的關節』,其發展水平的高低,不僅代表著一個國家工業的整體發展水平,而且涉及到軍工裝備的發展和國防安全。早在大學期間,他就選擇了全國唯一的軸承專業,立志投身軸承事業,為祖國的工業發展而不懈奮斗。雖然軸承專業難獲名利,但是這麼一個小小的零件卻關乎整個國家工業的發展水平,每當想起這些,他就暗下決心,一定要在自己的專業天空裡乾出一番成績。
畢業之後,他如願進入哈爾濱軸承集團公司,開始了自己的軸承研究事業生涯。同時,在大學期間就一直積極要求進步的他,終於獲得了黨組織的認可,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時刻關注祖國的發展大勢,並投身於偉大祖國的復興事業。他始終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嚴格以共產黨員的標准要求自己,遵紀守法,樂於奉獻,實事求是,身體力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開拓思路,積極進取,著力開展產品研發
參加工作後,他主要負責軸承設計研發工作。期間,他設計研發了精密機床軸承、印刷機滾筒軸承、汽車變速箱軸承等60餘個型號產品。他主管公司新產品研發工作後,負責公司全部新產品方案制定、技術審核以及產品開發工作,平均每年為公司研發新產品達100餘種。
他組織開發的地鐵車輛輪對軸承,開展了軸承設計與仿真研究、加工工藝研究、試驗研究等工作,試制的產品順利通過了熱性能及耐久性試驗,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組織開發的生物質顆粒機軸承,研究了軸承結構與應用技術,有效解決了產品壽命短、易疲勞的問題,獲得了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三等獎;組織開發的長壽命汽車變速器軸承,研究了軸承套圈滾道的碳氮共滲技術,使研發的產品壽命達到同類產品5倍以上。
三、勇於創新,敢於擔當,全力攻關科研項目
公司科研項目一直是大家公認的費時費力的工作,尤其是公司承擔的國家級科研項目,項目的實施需要協調內外資源,並且有其特有的規定和流程。但是公司卻沒有專門的項目管理部門,致使大家都不知道項目該如何實施。
對於這樣的情況,他沒有退縮,而是主動請纓參與項目工作,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他不但仔細學習項目的管理方法和技巧,研究項目的技術問題,同時,他還學習項目的財務管理,從而力爭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和最終的驗收。
他先後參與並完成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項目,主要負責產品設計工作;參與並完成了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橕項目『城市軌道交通軸承的研發與應用』,負責產品設計及研制工作;組織並完成了公司『「3?L」系列軸承』項目,負責項目全面工作;他負責組織實施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精密機床主軸軸承示范應用及工業試驗平臺』子課題任務已經圓滿完成驗收。
四、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傳承先鋒模范精神
翁世席同志在技術崗位上深耕數年,從一名普普通通的設計員,到工程師,到高級工程師,到正高級工程師,到技術管理崗位,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到了今天。工作盡職盡責,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入職5年後,纔在房價較低的呼蘭區貸款購買了首套住房,為了不耽誤工作,早出晚歸,通勤時間長達3~4個小時。收入不高、福利不高,但卻從無怨言,兢兢業業。
老一輩哈軸人的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為了傳承並發揚光大,他積極向老一輩科技人員學習,同時,毫無保留的將自己所學所會教給新入企的大學生。他帶領科技研發人員衝鋒陷陣、披荊斬棘、一路風雨,無怨無悔。
一直以來,翁世席同志堅持自己的人生目標,以矢志不渝的熱情投入到工作當中,苦中作樂,苦中歷練,以堅持不懈的奮斗精神追求自己最初的理想,永不言敗,永不言棄。時刻以黨員要求規范自己的為人,時刻以工匠精神傾注自己的事業。作為北方大地黑龍江的一名普通勞動者,付出自己的青春,貢獻自己的力量,建設自己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