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2025年黑龍江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賈立忠

時間:2025-05-11 13:38:27  來源:極光新聞  作者:

  賈立忠,男,1975年生,中共黨員,畢業於東北師范大學數學系,碩士研究生,1998年參加工作,中學高級教師。黑龍江省首批示范學科數學學科負責人,黑龍江省數學會理事,省數學會數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牡丹江師范學院校外碩士生導師,數學奧林匹克一級教練員,黑龍江省傑出數學教練員,省高中數學田曉東名師工作室核心成員,牡丹江市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牡丹江市數學學科帶頭人,牡丹江市數學兼職教研員,從教27年來,他始終心系教育,腳踏實地,將敬業、奉獻和責任寫在教育人生裡。先後獲得黑龍江省師德先進個人、市優秀教師、教育局記功獎勵等榮譽稱號。

  現任牡一中數學競賽教練員、數學教研室主任、實驗班班主任。所培養學生6人獲數學競賽省賽區一等獎,二等獎以上百餘人,培養40餘名學生進入清華、北大兩所學校。

  立德樹人,以愛化人

  1998年7月1日,他到單位報到——松花江農場子弟校,剛到教務處,教務處主任就通知,接初一三班的班主任,那是開學第一天,一位家長用12馬力的小四輪拖拉機拉著行李,車上坐著一個黑黑瘦瘦的男同學,見到他後,握著他的手說:『賈老師,我們家這個孩子叫趙立國,14虛歲,沒出過門,家裡離得遠,一個月我們來一趟,這孩子就交給你了。』他身上立刻有一種說不出的責任。

  當晚九點,他去查寢,到了寢室纔發現這項工作對於外地學生是多麼重要,有的孩子晚上想家睡不著覺,有的同學因為換地方睡不著覺,有的學生因為人多而睡不著覺(實際上他們有一個男學生寢住32人,一般寢室都住14—16人),他於是開始安慰他班的學生,給他們講道理,大約到十點,他纔回寢室睡覺。第二天一問還是有學生沒睡著覺,那個叫趙立國的男生則哭著鼻子要回家,說不想念了,他整整勸了一堂課,纔算平息了這場風波。沒過幾天中秋節到了,為了安慰學生,他特意把沒有回家的同學聚在一起,買了些月餅和水果,辦了一個小型的聯歡晚會,同學們玩的很開心。這種班主任查寢日子前後他一共過了四年半。這四年半,他做過兩年的初中班主任,後來因為工作出色,被調到高中部,又做過兩年半的高中班主任,有過苦,有過累,他也懂得了什麼叫作奉獻,感受到了什麼叫作責任,這一段經歷他永遠難忘!

  高端引領,挑戰自我

  他除正常的教學任務外還擔任數學競賽教練員。有很多年一邊教著高三,一邊教著競賽。教數學競賽,沒有正常的寒暑假,別人在家休息,他只能冒著酷暑嚴寒上課。並且星期日三個小時課,要備一周的課纔能應付。『教學相長』這個詞特別適合於數學競賽的教學,在教的過程中會學到好多的東西,學生與他的對話與討論使他的思維始終處在一個活躍的狀態中,每天都有做不完的題,每天都有難題,剛到牡一中時他就和學生打成一片,經常和學生討論數學題而忘記下班的點兒,經常犧牲午休時間,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教競賽的第2年,所輔導的學生宋智鑫就獲省賽區一等獎第13名,與冬令營只差6分。此後的幾年裡輔導李明哲等5位同學獲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

  2007年新課改以來,他一直擔任備課組長、教研室主任,其中連續9年在高三任教研組長把關高三,這九年在高三,嘔心瀝血,沒有寒暑假(一般是過年休息七天)。九年輔導答疑、九年早起晚睡,每年3月份到6月份,他每周命制、改編一套卷,這九年他出的模擬題每年都可以編一本練習冊。這九年他幾乎沒有管過家裡的事,一心撲在工作上,孩子的學習也顧不上管;這九年,由於缺乏鍛煉,他患上了胃病,膽息肉,2016年他的心髒和甲狀腺也出了問題,但是他無怨無悔,因為他喜歡數學的講臺。

  敢於擔當,理念引領,助力教師團隊和諧發展

  2021年,賈老師開始擔任教研室主任,他和牡一中的數學教師們一起努力,牡丹江一中的數學在牡丹江地區還獲得了牡丹江市優秀教研室,在數學高考備考中便承擔起引領示范作用,每年都會有兄弟學校數學同行來聽課交流,並多次在黑龍江省骨乾教師培訓會上做講座,多次承擔牡丹江地區高考數學備考的講座,多次通過牡丹江日報、牡丹江晨報等新聞媒體進行有關高考物理如何備考復習公益指導講座。

  科研引領,指導碩士

  他積極參與課題研究,參與國家級課題2項,主持結題的省級課題1項,主持結題的市級課題1項,參與的省級課題2項。

  2015年他被聘為牡丹江師范學院碩士生指導教師,2016年指導碩士生孟慶建,2017年指導碩士生周佳慧和劉凱玉,2018年指導碩士生金雪,2019年指導碩士生張馨元,2021年指導碩士生宋佳欣和徐曼,2022年指導田雨蕾,高琳琳。2024年指導趙文韜,李永祥。

  籌建數學館,解讀數學史

  在新課程改革方面最值得一提的是牡丹江一中的數學館,2007年牡一中學校校長提出『分領域優化課程資源』這一理念,他和當時的教研室主任一起研究設計,在牡丹江一中首創了數學館,15年來,數學館接待過學生、家長、各級參觀團體、國家、省、市領導不計其數。2017年,東北網專門報道我校的分領域優化課程資源的教學實踐,還專門參觀數學館,他親自做的解說,2017年9月21日的《牡丹江晨報》專門做了報道。

  路在腳下,未來在前方,他將繼續努力把我的青春奉獻給教育事業,他願意帶著他的學生游走於代數與幾何之間、有限與無限之間、偶然與必然之間,使他們有能力輕松推開科學之門,像一艘艦艇一樣劈波斬浪,傲然前行。

責任編輯: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