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2025年黑龍江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盧艷玲

時間:2025-05-12 10:29:00  來源:極光新聞  作者:

  盧艷玲,女,漢族,1971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醫學碩士,主任醫師,現任雞西雞礦醫院心內二科主任。兼任雞西市醫學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心血管疾病專業委員會委員、黑龍江省醫學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黑龍江省醫師協會心髒重癥專業委員會委員、黑龍江省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常委、黑龍江省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動脈粥樣硬化與冠心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黑龍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第一屆腦心同治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黑龍江省心髒重癥專業委員會委等職務。曾先後獲得黑龍江省巾幗建功標兵、雞西市勞動模范、雞西市道德模范、雞西市三八紅旗手、雞西市最美醫生、照亮雞西第二屆榜樣人物、雞西市十佳優秀臨床醫師、雞西市首屆急診急救知識競賽一等獎、院級勞模、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工作者等光榮稱號。

  時光冉冉,轉眼盧艷玲已經在雞礦醫院工作30年餘。在這30年中,她由一名普普通通的醫生成長為心內科主任。她工作的這近一萬個日日夜夜沒有驚心動魄的壯舉,也沒有曲折離奇的動人故事,就是立足平凡的工作崗位,兢兢業業踏踏實實,默默地用實際行動譜寫了對雞礦醫院的熱愛,對患者的人道奉獻。

  她工作的雞礦醫院心內二科是擁有CCU重癥監護病房的科室。去年一年收治患者近2000餘例,大部分是急危重癥病人。其中心力衰竭約700餘例,這些患者大部分是多次住院的頑固性心衰,有些病人是在其他醫院反復住院,臨床癥狀緩解不明顯纔來到我院,治療十分困難。但盧艷玲主任帶領全科不斷更新治療方案,在原治療方法基礎上,應用最先進的心力衰竭『五朵金花』,明顯提高了心衰的治療水平,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許多患者慕名而來。科室有個患者潘先生,診斷明確,是頑固性心衰,生活不能自理,而且入冬後病情越來越重。在全市大小醫院住院多次,根本沒有任何改善,最後在雞礦醫院心內二科住院一周,不但癥狀消失,而且行走自如。為此,潘大爺將一面鮮紅的錦旗送到醫院,並讓家屬到報社表揚了盧艷玲主任。科室還有更危重的情況,那就是急性心肌梗塞,去年一年科室收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約600餘人,盧艷玲帶領心內科團隊,采用國內先進的急性心肌梗塞的急診介入治療,挽救了無數此類患者的生命,使雞西百姓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國內先進的醫療技術,去年一年雞礦醫院心內科急性心肌梗死急診介入200餘例,佔雞西市區急診介入手術的60%以上。並且成功實行了急性心肌梗死急診介入的單繞行和雙繞行『綠色生命高速通道』,使急性心肌梗死門球時間縮短至22分鍾,極大提高重癥急性心肌梗死的搶救成功率,在雞西市區開創了這類疾病急診救治模式的先河。他們介入方面的科技成果《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及經皮冠狀動脈腔內球囊成形術、冠狀動脈內支架術的臨床應用》獲雞西市科技進步一等獎,《雙腔微導管技術在冠狀動脈慢性閉塞病變中的應用》獲雞西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在雞礦醫院院領導支持下,她帶領雞礦醫院心內科醫護人員,擴建了心髒重癥監護病房,從原來的3張床位擴展到16張;完善了各種監護設備和搶救設備,提昇了中心監護救治能力;開展了高血壓的動態血壓監測;開展了心律失常的心電遙感監測;並完成了雞西市區首家中國標准版胸痛中心和中國標准版心衰中心的驗收。這也標志著,在盧艷玲主任帶領下,雞西雞礦醫院在心髒方面的救治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榮譽和成就說起來令人贊嘆連連,但盧艷玲學習的腳步卻永遠不會停止。為了能解除更多病人的疾痛,她帶領心內科醫療團隊先後把心律失常射頻消融技術、衝擊波球囊、IABP植入等新技術應用於臨床,使更多的此類病人重獲新生。

  疫情期間,在防護物資不夠用,自我防護不能到位的前提下,盧艷玲主動請纓,承擔了疫情期間的門診的救治工作。大家都知道,醫院的門診是比較危險的地方,接觸病人多,病源復雜,來自四面八方,隨時有可能接觸到新冠肺炎病人,但是盧艷玲堅持以身作則,把最困難的工作留給自己。在疫情放開後,大批醫護人員感染新冠病毒,盧艷玲主任在感染新冠病毒咳嗽發熱情況下,一直堅持在工作一線,堅持收治各種心髒病人和新冠感染病人,既完成臨床工作,更是完成了疫情的救治任務。這就是一位普通醫生所具有的情懷,也是一名共產黨員所擁有的情操!

  現代醫學的發展可謂日新月異,只有不斷地學習,纔能挽救更多的生命。正是抱定這樣一種信念,一直以來盧艷玲都非常注重提高自己,在擁有深厚的醫學知識的同時,還要不斷地進行知識更新。於是這一路走來,工作和學習把她的日子塞得滿滿登登。正是緣於『責任』二字,盧艷玲的職業生涯寫滿了拼搏,寫滿了成就,更是寫滿了白衣天使的大愛!

責任編輯: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