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2025年黑龍江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王洪濤

時間:2025-05-12 10:38:07  來源:極光新聞  作者:

  在能源保供的戰場上,有這樣一位無畏的戰士,他以青春作筆,在熱電領域繪下絢麗篇章;以專業為劍,攻克無數技術難關;以責任為盾,守護著萬家燈火。他就是大唐雙鴨山熱電有限公司設備部(網絡安全及數字化部)主任王洪濤。

  保熱保電,守護民生

  自參加工作以來,王洪濤就紮根在『保供熱、保發電』的生產一線,從未有過絲毫退縮。工作期間,他主動向身邊的同事請教,不放過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遇到技術難題,他總是第一時間向經驗豐富的師傅們取經,在一次次的請教與實踐中,他的技能水平得到了快速提昇。

  在一次2號機組A級檢修期間,王洪濤迎來了一個重大挑戰——對所有電動閥門接線方式進行改造。他帶領著班組,日夜奮戰在檢修現場。在改造過程中,他們仔細研究每一個閥門的線路走向,反復測試不同的接線方案。最終,憑借著不懈的努力,成功將閥門缺陷率降低了30%。這次改造,不僅為機組的穩定運行奠定了基礎,也讓王洪濤在團隊中樹立了威望。

  磨煤機電機軸瓦溫度過高、發電機漏氫一直是困擾公司的難題,王洪濤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積極組織技術團隊,查閱大量資料,研究各種可行的改造方案。經過無數次的試驗和調整,終於完成了1、2號爐磨煤機電機軸瓦冷卻方式改造和1、2號發電機漏氫處理。改造後磨煤機電機軸瓦運行溫度降低了10℃、發電機日均漏氫量達到同類型機組最優值。

  隨著公司供熱能力達到上限,且沒有備用熱源,供熱中斷、限熱風險進一步加劇。為保障雙鴨山市的供熱安全,王洪濤主動請纓,組織30餘名技術人員對汽輪機、熱網系統等進行改造。面臨著時間緊、任務重、技術難題多等重重困難,他絲毫沒有退縮,帶領團隊日夜奮戰,不斷優化改造方案。經過不懈努力,工程順利完成,1號機組單機供熱能力提昇了290GJ/h,單機供熱保障能力由58%提昇至73%,基本達到供熱安全紅線要求。這一改造不僅為公司帶來了直接經濟效益達1500萬/年,每年還減少排放二氧化硫30噸、氮氧化物76噸、煙塵72噸,為環境保護做出了重要貢獻。

  疑難攻關,獨具匠心

  在技術創新的道路上,王洪濤始終以『工匠精神』要求自己,秉持著向技術要安全,向技術要效益的理念。參加工作以來,他先後策劃完成5臺次機組A級檢修工作,每一次檢修都是對他技術能力的考驗,也是他提昇自我的契機。在檢修過程中,他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對設備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和維護,確保了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

  在組織1、2號機給水泵變頻改造、機組DCS系統改造、發變組保護裝置改造和機組靈活性調峰改造等技改工作中,王洪濤更是展現出了卓越的技術纔能和創新精神。這些技改工作的成功實施,不僅提高了機組的運行效率,還降低了能耗。他還憑借著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經驗,發現並治理了發電機封閉母線結露、發電機定子槽楔松動、變壓器套管絕緣油含水等一系列技術難題,保障了設備安全生產穩定運行。

  在解決磨煤機入口斜坡積煤問題上,王洪濤組織專業積極探究探討,創新發明了磨煤機入口『防積煤』裝置。這一裝置的發明,徹底解決了困擾公司已久的難題,提高了磨煤機的運行效率,減少了設備故障。此外,他還組織專業積極深入研究節能降碳綠色改造獎勵政策,成功推動2號汽輪機小間隙汽封改造項目獲得黑龍江省節能補貼100萬元,為公司的節能降碳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

  注重積累,實現創新

  王洪濤不僅在實際工作中表現出色,還注重知識的積累和創新。在工作之餘,他不斷查閱資料,學習先進的技術知識。在面對四臺多功能油泵的兩臺控制櫃無法遠程操作的問題時,他沒有依賴廠家,而是獨立完成了配線、調試工作,徹底解決了這一難題。改造後的回路在運行過程中十分穩定,為設備的遠程監控和管理提供了便利。

  在環保工作方面,王洪濤同樣做出了重要貢獻。通過多方調研,他組織實施了1、2號爐電除塵電源改造項目。改造後,電除塵出口煙塵排放濃度在20mg/Nm3以下,實現了環保達標排放。結合1、2號機組超低排放改造,他策劃完成脫硫系統備用電源改造項目,實現了脫硫系統隨機啟動的功能,消除了環保違規風險。

  憑借著在工作中的積累和創新,王洪濤撰寫的《火力發電廠做好設備運行可靠性管理的具體措施》獲得『第四屆電力設備管理智能化技術研討會』二等獎。他發明的『一種變壓器油枕』和『一種發電廠發電機軸瓦拆裝工具』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王洪濤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電力人的責任與擔當。他是能源保供的堅守者,是技術創新的探索者,是環保事業的推動者。在未來的日子裡,相信他將繼續在熱電領域發光發熱,為保障民生、推動行業發展貢獻更多智慧與力量。

責任編輯: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