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2025年黑龍江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何海軍

時間:2025-05-12 11:00:57  來源:極光新聞  作者:

  何海軍,男,1970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1992年8月參加工作。現任大興安嶺地區人民醫院腫瘤科主任,主任醫師,黑龍江省醫學會腫瘤病學分會委員、放射治療分會委員、大興安嶺地區腫瘤臨床梯隊學科帶頭人,並主持完成了地區科委《腫瘤放療技術引進應用》的科研課題。他曾先後獲得大興安嶺地區『醫德十佳』『紮根邊疆守護健康興安好醫生』『興安名醫』『大興安嶺地區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在何海軍同志的帶領下,腫瘤科放療室成為了黑龍江省放療區域分中心、黑龍江鼻咽癌放射治療聯盟區域分中心、黑龍江省婦科腫瘤放射治療聯盟區域分中心,並於2018年被地區總工會授予『職工創新工作室』稱號,2019年腫瘤科成為大興安嶺地區臨床重點專科。

  勇擔重任的『抗癌先鋒』

  工作三十餘年來,何海軍同志始終奮戰在臨床一線,他對內科常見病及多發病積累了豐富的診治經驗。通過在重癥病房積攢的5年工作經驗,他對內科常見危重癥疾病的診斷及搶救治療有較高的專業水平,2015年是他事業的一個新起點,大興安嶺地區人民醫院為配合地區民生工程創建了腫瘤放療科,他勇於擔重任,承擔了創建腫瘤科及放療室的工作,科室成立之初,只有他一個人,從放療室的設計、機房建設,到機器安裝面臨重重困難,剛從上海進修回來的他,顧不上年幼的孩子,也顧不上生病的岳母,不怕苦累,不分日夜地投入到科室建設中,多方諮詢,反復協商,保證了放療室輻射安全,順利通過了省環評,建立了合格的放療室。2019年1月,腫瘤科病房正式成立,擁有固定床位20張,收治化療、放療、癌痛及腫瘤姑息病人。規范化開展腫瘤放射治療、化療、靶向治療及免疫治療。腫瘤科正式成立的6年間,收治腫瘤病人從最初的年700餘人次,到年1700餘人次,以前腫瘤患者需要去外地治療,現在患者在家門口就可以得到精准的治療,極大的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2022年他又緊跟腫瘤治療前沿,開展了免疫治療。根據臨床研究,免疫治療使非小細胞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翻倍、晚期肝癌患者2年生存率提高49%,免疫治療業務的開展有效延長了癌癥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質量,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腫瘤科放療室的成立填補了大興安嶺地區技術空白。

  躬耕杏林的『定海神針』

  何海軍同志是腫瘤科的創始人,他在抓臨床工作的同時,他還注重對年輕醫生專業知識的培養,帶領大家不斷學習腫瘤科專科知識,每周三開展業務查房,從理論上夯實基礎,同時理論聯系實際,讓科室醫生業務得到全面提昇。科室成立之初,每一份病例、每一條化療醫囑、護士交班本上腫瘤專科術語,他都認真審查、修改,每次例行業務查房,他都詳細講解疾病的診斷、治療,化療方案的選用,以及腫瘤診斷治療的最新進展,充分利用科室早會及每周定期業務學習時間,學習腫瘤專業知識,促使腫瘤科醫護團隊的業務水平不斷提高。2020年全國疫情期間,許多在外地治療的患者因疫情原因不能再去外地接受治療,腫瘤科的工作壓力驟增,出現住院床位緊張,治療藥物緊缺等情況,何海軍同志一方面和醫院藥劑科協調緊急儲備腫瘤治療藥物,另一方面克服人員少,疫情期間不允許加床的困難,合理安排患者出入院的時間,確保了每一位腫瘤患者的治療剛需。一位因在哈爾濱排不上治療床位,而返回地區醫院治療的患者家屬說:『咱這雖地處邊遠,但是腫瘤病人的治療得到了保障,我們全省患者群裡,不能開展化療的縣市患者家屬現在是一片哀嚎』。腫瘤科成立7年間,他帶領科室醫務人員在死神手裡搶奪生命,他勤學善做、鑽研技術,緊跟國內醫學發展前沿,多次前往上海、哈爾濱等地進修學習,帶回先進的醫學理念和治療方法。何海軍同志的手機24小時開機,他的手機相冊裡,基本都是患者的檢查影像,不管幾點,科室有危重、疑難的患者,病床旁就有他的身影。不管是科室的醫生、護士,還是腫瘤科的老患者,只要看到他,緊繃的心,都會放下來,他的手機號碼,被部分同事和患者家屬備注為『定海神針』。

  仁心仁術的『大愛情懷』

  從事放療工作中,他不僅是治療患者身體病痛,而且積極為患者排懮解難。一位喉癌不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來到腫瘤科接受放化同步治療,在第2程化療時,發生過敏性休克,他帶領科室人員積極搶救,看護患者3天3夜,患者轉危為安後,繼續接受放射治療,在2017年的除夕,患者出現肺炎合並發熱,當時地區醫院所有抗生素患者均過敏,不能應用,轉至哈爾濱多家醫院,因春節期間均未收治,患者及家屬一度想放棄治療,何海軍同志得知此情況後,心急如焚,一面安慰家屬,一面積極聯系朋友,幫助患者住進醫大二院呼吸科,肺炎治愈後,返回地區醫院,完成剩餘放療計劃,後經喉鏡復查,患者腫瘤完全消失,現患者已無病生存8年餘。他在工作中,每天如履薄冰,但是他經常和科室年輕醫生說:『醫生必須是一個有溫度、有愛心的人』。『暖醫』未必能治愈百病,但卻可撫慰『百心』,他始終以『醫者仁心,生命至上』為工作准則,用大愛鑄就『抗癌長城』。

  何海軍同志的韶華時光都奉獻給了他熱愛的林區,他腳踏實地,恪守職業道德,用精湛的技術做一名優秀的『抗癌守門人』,他堅守承諾,用匠心守初心,譜寫大愛無疆,用仁心仁術為生命護航,續寫杏林篇章。

責任編輯: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