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2025年黑龍江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邰昇

時間:2025-05-12 20:53:45  來源:極光新聞  作者:

  邰昇,男,漢族,1973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2002年9月參加工作,現任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院長,黑龍江省腫瘤防治研究所所長,黑龍江省癌癥中心主任。作為我國肝膽胰外科領域的傑出代表,他始終秉持醫者仁心、學者匠心、管理者雄心,在臨床診療、科研創新、人纔培養與醫院管理等多領域深耕細作,為哈爾濱醫科大學腫瘤醫院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一、勇擔使命,以仁心仁術守護生命

  從醫二十餘載,邰昇始終將『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貫穿於臨床實踐,主要從事肝膽胰外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和治療,熱衷於肝膽胰腫瘤的根治性手術和規范化、系統化治療,熟練掌握肝移植、活體肝移植、離體/半離體肝切除、輔助肝移植等技術,擅長復雜腹膜後腫瘤的聯合髒器切除。 年均完成肝膽胰手術500餘例,微創手術佔比超60%。2013年梅奧留學歸國後,在醫大二院主持開展多項首創手術,包括腹腔鏡胰體尾脾切除術、全腹腔鏡脾切除斷流術、全腹腔鏡左/右肝切除術、ALPPS兩步法肝髒切除術、肝髒腫瘤聯合門靜脈、IVC切除重建術、腹腔鏡胰體尾癌聯合腹腔乾切除(DPCAR)等代表性肝膽胰腹腔鏡手術。2020年完成東三省首例腹腔鏡肝髒5、7、8段切除。2023年與鍾翔宇團隊完成全國首例利用『廢棄肝髒』進行脾窩異位輔助肝髒移植手術,同年完成黑龍江首例劈離式肝移植,一肝多用,挑戰肝移植手術另一巔峰。2024年2月,帶領團隊完成黑龍江首例達芬奇機器人輔助下全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他以深厚的醫學教育背景、傑出的學術貢獻、精湛的醫療技術、豐富的臨床經驗以及對醫學人纔培養的堅定執著,贏得了業界內外的廣泛贊譽與尊敬。在多次全國手術視頻及技能大賽中斬獲大獎,獲醫學家年會十大醫學新銳獎,獲龍江工匠、人民好醫生等榮譽稱號。

  『仁心仁術』是他給人最大的感受。總是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教導醫生們不忘初心、不忘本真,用真誠、善良的心對待每一位患者。做個好醫生,要有好的技術,但比技術更重要的是人品,是境界,是情懷。在門診時,除詢問病情以外,他還關心病人的家庭情況,了解他們看病的困難,建立充分互信的良好醫患關系;在病房時,對於緊張而焦慮的病人,他總是及時地安撫情緒,給予病人康復的信心,使病人安心、家屬放心;在手術時,他細心且耐心,每一個手術步驟都規范、熟練、精湛,令人贊嘆且欽佩。

  二、立德樹人,以師者情懷傳承薪火

  『醫學教育是生命與生命的對話』,邰昇將這一理念貫穿於教學的始終。自2004年起,他累計培養了50名碩士研究生、10名博士研究生。如同一位智慧的引路人,注重開啟學生的臨床思維之門,通過案例分析、模擬診療等創新模式,引導學生從『知識接受者』向『問題解決者』轉變。課堂上,他傾囊相授醫學技能;實踐中,他以身示范醫者風范。他始終將醫德教育置於育人首位,常以『醫術為舟,醫德為楫』諄諄教誨學子。『精湛技術可習得,仁愛之心需守護』,這種將生命敬畏感、人文關懷力融入日常教學的育人方式,培育出兼具科學精神與人文情懷的復合型醫學人纔。其弟子中既有在手術臺上以毫米級精度創造生命奇跡的外科新銳,也有紮根基層用仁心溫暖患者的社區醫者,更有投身科研攻堅醫學難題的青年學者。這種『授人以漁更授人以道』的教育哲學,不僅塑造了醫學生的專業品格,更在潛移默化中傳承著『大醫精誠』的醫學精神,為醫療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生生不息的動能。

  三、創新引領,以科研突破攀登高峰

  肝癌,這一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其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第六位,死亡率高居第三位,嚴重威脅著無數患者的生命與家庭幸福。在此形勢下,邰昇毅然投身於肝髒相關的基礎與臨床研究領域,曾作為訪問學者赴美國UPMC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和Mayo診所深造,憑借著對醫學事業的執著追求與不懈努力,在該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累累碩果。面對肝癌『高復發、難治愈』這一困擾全球醫學界的難題,他勇挑重擔,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累計發表SCI文章32篇,其中肝髒頂級雜志Hepatology通訊作者1篇、共同作者兩篇。擔任中華消化外科雜志編委、嶺南肝膽外科雜志編委。獲黑龍江省衛生廳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黑龍江省高校科學技術獎二等獎、黑龍江省政府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四、卓越管理,以改革魄力擘畫藍圖

  任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院長以來,邰昇以『建設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研究型腫瘤專科醫院』為目標,圍繞高質量發展這一核心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引擎,驅動醫院全方位發展;以人纔戰略為核心,建設高水平學科平臺;狠抓黨風行風建設,讓廉潔行醫、優質服務的理念深入人心,提昇群眾就醫滿意度,全面推進醫院治理體系與能力現代化進程。

  他積極引領醫院投身公益,加速推進腫瘤專科聯盟建設。2024年派出援疆、援藏及對口支援醫療專家、管理乾部26人,服務當地百姓4000餘人次。舉辦義診及科普宣講20場,招募志願者500餘人,服務群眾3萬餘例。醫聯體簽約單位突破100家,深耕黑龍江、輻射蒙東地區,打造覆蓋全省縣級及以上主要公立醫院,橫跨多區域、多省份的腫瘤專科聯盟和癌癥防控體系,為國家建設向北開放新高地提供健康支橕,為『健康龍江』建設注入強勁動能,讓健康福祉惠及更多百姓。

  『志不取易者勝,事不懼艱者攀』,他以『刀尖上的藝術』雕琢生命之美,將每一次手術化作對醫者精誠的極致詮釋;以『講臺上的耕耘』播撒希望之種,讓醫學薪火在代際傳承中愈燃愈旺;以『改革者的魄力』擘畫發展藍圖,引領醫院在時代浪潮中破浪前行;以『生命至上』的堅定信念,深刻詮釋著共產黨人矢志不渝的初心與使命;以『無限熱忱』的崇高情懷,譜寫著醫者仁心那波瀾壯闊的華美篇章。他將醫者的大愛情懷、學者的執著匠心、管理者的遠見卓識熔鑄於一身,以實際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這份堅守與付出,不僅為患者驅散了生命的陰霾、點亮了希望的燈塔,更為醫學事業的蓬勃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強大動能。

責任編輯: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