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辰,男,漢族,1973年4月出生,大學學歷,中共黨員,正高級工程師,現任黑龍江省公路建設中心副主任,兼任鶴哈高速鶴崗至苔青段工程建設項目辦黨支部書記、主任。該同志自參加工作以來,近30年如一日,在公路工程建設一線崗位上兢兢業業、腳踏實地地履職盡責,用優秀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踐行著對公路建設事業的孜孜追求,以堅定的政治立場、卓越的工作能力和高尚的職業操守贏得了廣泛的認可與贊譽,曾榮獲2010年省交通運輸廳文明職工、2012年交通運輸廳勞動模范、2019年省交通運輸廳優秀黨員、2020年中共黑龍江省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優秀黨支部書記。
善於學習,在工作實踐中提昇能力。該同志於1996年參加工作後,即積極投身於公路工程建設第一線。他在工作中潛心鑽研、刻苦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並積淀了深厚的技術底蘊,在參與、負責管理的10餘個公路工程項目中,善於結合每個公路工程的特點,積極探索適合不同地質結構、不同建設材料及不同施工工藝等施工和管理辦法,相繼優化了全砂礫路基、黏土路基和煤矸石路基的施工工藝,提昇了公路工程品質。同時,他還積極參加公路工程科技項目的研究和攻堅,他負責的《公路瀝青路面納米TiO2涂層材料及其工程應用研究》《東北寒冷地區公路蓄鹽瀝青路面抗凝冰技術研究》及《煤矸石燃渣在公路路基路面中的深度應用的方法和前景研究》等10餘項科技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鑒定,並發表《土木工程概論》等論文10餘篇,為我省公路工程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橕。
勇於創新,在項目管理模式上大膽探索。該同志嚴謹細致、作風紮實,在充分運用規范實施項目管理的基礎上,堅持守正創新,積極探索項目管理新模式。結合雙寶項目邊通車邊施工實際,建立了智能化遠程管控系統、省內唯一1家『N+1』試驗室、『互聯網+』安全管理平臺等,實現了項目管理精細化,使項目提前半年交工。針對鶴伊項目80%穿越林區、貫穿5座隧道、多座特大橋和多處深挖路塹的實際,搭建『鶴伊高速智慧工地指揮系統』,創新論證應用煤矸石填充料的可行性,確定由傳統大管棚施工改為自進式大管棚隧道施工模式,高挖路塹實施『先截水、後施工,開挖一級、防護一級』的施工工序,建立隧道低溫施工保障體系,健全包含AI識別系統的安全風險預控機制,落實珍貴樹種移植、黑土地保護、隧道洞渣利用等綠色環保手段,並開展技術創新,共完成1項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省級工法、7項企業級工法和6項省級QC成果,有效提昇了工程品質。
敢於突破,在工程建設中大力運用『四新』。鶴伊項目充分運用『四新』技術,隧道施工采用二襯防脫空裝置、小導管注漿快速接頭、極光定位器、隧道BIM、自進式管棚、純電動裝載機等先進工藝和設備,並優化深埋排水溝和保溫出口設計,提昇隧道質量耐久性;預制梁場采用滑觸線、不鏽鋼模板、自行液壓生產線、抽拉式芯模、蒸汽養生、自動噴淋及數控鋼筋加工等設備,實現工廠化預制。實行數智化管理,搭建『鶴伊高速智慧工地指揮系統』平臺,實時監控施工現場、隧道、預制梁場、拌合站、試驗室等,並對人員和機械進行定位監管,實現智能管理全覆蓋。倡導微創新,形成微創新方案90餘項,通過兩輪比選確定優秀可推廣項目36個,其中《蓋梁預埋爬錐施工技術》等三項微創新獲得第五屆全國公路微創新大賽金獎1項、銅獎2項,並在施工中形成生產力。加強課題攻關,積極開展『平安工地建設』和『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創建活動,通過對項目建設特點分析和技術比選,確定了『寒區混凝土耐久性提昇』『寒區特長隧道綜合質量提昇』『雙碳政策下的綠色公路研究應用』三個攻關方向,項目《高寒隧道人工智能全周期智慧建造及管控試點應用》入選交通運輸部第二批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項目。
甘於奉獻,在平凡的工作中踐行初心。該同志對待工作始終保持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勤勉敬業,無私奉獻。他深知工程建設的重要性與特殊性,常年堅守工程一線,無論是項目日常安排,還是處理施工難題、協調各方資源,他都親力親為,力求完美。尤其面對急難險重任務,他更是衝鋒在前,項目前期推進中身先士卒配合屬地政府,『新冠』疫情發生後逆勢而行保障施工生產,工程建設過程中堅持一線工作法做好『服務型業主』。在他的記憶中,每年除春節之外,其餘的節假日都與他無關,工程建設者『黑加白』、『五加二』的作息方式在他的身上得到充分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