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8日訊(侯繼堯 記者 葛金鑫)5月28日,當清晨的陽光灑在佳木斯站的站臺上,G938次列車整裝待發。這趟由佳木斯開往北京朝陽的高鐵列車,即將開啟一段不同尋常的旅程——它不僅承載著旅客的身體,更將承載千年端午文化的精髓,在飛馳的車廂裡演繹一場流動的文化盛宴。
列車工作人員與旅客合影留念(寧國軍攝)
8點40分,列車准時啟動。不久,車廂內便響起了歡快的音樂聲。『美好旅途·「粽」享端午』主題活動正式拉開帷幕。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牡丹江客運段哈佳動車車隊乘務員手持精心准備的香包和五彩繩,微笑著走向旅客。
列車工作人員裝飾車廂(寧國軍攝)
『這是我第一次在火車上過端午節,很熱鬧很溫暖。』前往北京的王女士接過乘務員遞來的香包,臉上洋溢著驚喜。這小小的香包,不僅散發著艾草的清香,更傳遞著中華民族千年來的端午情懷。
列車工作人員向旅客贈送香包、五彩繩(寧國軍攝)
五彩繩在陽光下閃爍著絢麗的光芒,系在旅客手腕上,仿佛將祝福牢牢系住。9歲的小旅客明明睜大眼睛,專注地聽著乘務員講述端午節的由來和屈原的故事。『乘務員阿姨講述端午節的歷史淵源,真的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孩子純真的話語道出了文化傳承的真諦。在這飛馳的列車上,千年的文化記憶被重新喚醒,在當代人的心中種下傳統的種子。
列車工作人員向旅客贈送香包、五彩繩(寧國軍攝)
猜謎語環節將活動推向高潮。『身披綠衣裳,肚裡水汪汪,生的籽兒多,個個黑臉膛——打一水果!』乘務員話音剛落,幾位旅客幾乎同時喊出『西瓜』!車廂內爆發出歡快的笑聲。這些看似簡單的謎語,實則蘊含著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是口耳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旅客們踴躍參與,在互動中感受著傳統文化的魅力。
列車工作人員向旅客贈送香包、五彩繩(寧國軍攝)
『這場別開生面的列車端午活動,不僅豐富了我們的旅途生活,更展現了中國鐵路在文化傳播中的創新擔當,給哈爾濱鐵路點贊。』旅客王先生伸出大拇指興致勃勃地說道。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我們特別增加了旅客互動環節。』哈佳動車車隊黨總支書記張玉竹介紹道。這一創新不僅打破了傳統節日活動單向輸出的模式,更讓旅客從被動接受者變為主動參與者,在互動中深化對傳統文化的理解。這種參與式的文化體驗,讓端午習俗不再是書本上的文字,而成為可感可知的生活實踐。
列車工作人員與旅客合影留念
列車如祥龍飛馳在廣袤的三江平原上,車廂內的節日氛圍也愈發濃厚。旅客們品嘗著乘務員准備的特色粽子,交流著各自家鄉的端午習俗。地域的差異在分享中轉化為文化的多元,構成了中華文化豐富多彩的畫卷。在這特殊的時空裡,陌生人之間的距離被傳統文化拉近,車廂成為一個臨時的『文化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