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網媒聯播

@高考考生和家長 請收好這份反詐秘籍

時間:2025-06-05 22:01:44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

  距離高考僅剩3天時間

  考生和家長在全力備考的同時

  也需警惕各類詐騙陷阱

  影響備考心態

  『高考季』涉考詐騙套路多

  這份反詐秘籍請收好↓

  高考前這些套路不要信

  套路一:售賣高考試題、答案

  不法分子通過網絡平臺推送廣告類信息等方式,推銷所謂的『高考試題、答案』,接著就會以『預付訂金』的名義要求用戶付款,或是借傳送『樣題試卷』的名義向用戶發送非法鏈接實施詐騙。

  提醒考生:高考試題在啟用前按絕密級管理,在命題、制卷、運送、保管、分發等全流程、各環節有著嚴格的管理標准和程序,嚴防泄題泄密事件發生,有效保證了試題試卷的絕對安全。切勿輕信售賣高考試題、答案等詐騙信息。

  套路二:出售作弊器材

  不法分子通過推銷『短信橡皮』『無線耳機』等作弊器材信息,聲稱其器材可通過高考安檢,並承諾只要購買並帶入考場,考試過程中就會有『考試高手』輔助作答,幫助考生考出高分。

  提醒考生:高考安保措施非常嚴格,各考點會使用電子屏蔽器和無線電探測儀等設備來保障考場管理。考生攜帶具有發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設備進入考場,無論使用與否,均將認定為考試作弊,將導致高考所有科目的成績無效。

  套路三:宣稱有『命題組押題卷』『小道消息』

  部分考試培訓機構、自媒體通過網絡平臺:

  • 發布所謂『絕密資料』『絕密級預測卷』,號稱有高考命題組老師參與出題,年年押中高考試題,有的還以AI大模型押題為噱頭。
  • 編造、發布所謂『教育部臨時通知』『考試改革動真格了』『各科出題新套路』等不實信息。

  提醒考生:近年來,高考命題持續深化改革,更加注重考查考生關鍵能力、學科素養和思維品質,突出反押題、反套路的導向。靠AI或所謂『專家』押中題目的可能性極小。這些所謂『押題卷』『小道消息』意在高價銷售模擬試題、參考資料等,或是為達商業變現目的無底線博流量,切勿相信。

  不要放松警惕謹防考後詐騙

  套路一:謊稱提前查分

  不法分子通過家長群、考試群、手機短信等渠道,發送『提前查詢分數』的虛假廣告鏈接實施詐騙。鏈接中會要求填報身份證、准考證等相關信息,並交納一定的查詢費用,一旦上當,不但會有財產損失,還會泄露個人信息。

  警方提示:考生及家長查分時應認准教育部門指定的查詢方式及查分網址,不要輕易點擊來歷不明的鏈接。

  套路二:謊稱獲取補錄名額

  不法分子冒充他人或偽造各種身份,對考生及家長謊稱某高校名額未招滿,可花錢『打點』獲得補錄名額;有的謊稱有特殊關系,可購買『內部指標』『計劃外指標』來實施詐騙。

  警方提示:正規的招生錄取不會產生任何附加費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證金、錄取費、指標費的『招生指標』,100%是詐騙!

  套路三:偽造錄取通知書

  不法分子向考生寄送偽造的錄取通知書或發送相關錄取短信,讓考生將學費打入指定銀行賬號,騙取錢財後便失去聯系。

  警方提示:這類騙局中,不法分子往往向學生或家長們發送類似校徽、logo和課程資料,虛假大學地址等內容博得信任。考生和家長們登錄學校和教育部門網站時,需辨別真偽,通過官方鏈接或網址進入,轉賬前核實賬號真偽。

  套路四:發放虛假助學貸

  不法分子利用一些考生家中經濟困難,上大學需通過助學金繳納學費的情況,冒充高校或教育部門工作人員,以為考生申請大學助學金為由,要求家長先交報名費。考生及家長信以為真,匯款給對方,從而被騙。

  警方提示:當接到自稱工作人員的電話、信息,要發放『國家助學金』『返還義務教育費』『助學扶助款』時,一定要主動與當地教育部門或學校聯系求證。

  防范措施

  • 認准官方渠道

  防范涉高考詐騙,關鍵要做到不偏聽、不輕信。教育部門、招考機構和高校的官方渠道,是獲取高考權威信息的『不二法門』。

  • 勿存僥幸心理

  切勿相信『售賣高考試題、答案』『內部渠道』『內部指標』等信息,切勿參與涉考違法犯罪活動,謹防上當受騙。

  • 勇於維護自身權益

  如發現涉考涉招違法違規行為,可向考點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舉報並提供有效線索。如遇詐騙,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高考舉報電話公布長按保存↓

  教育部近日公布了2025年高考舉報電話

  如果你遇到涉及高考的問題線索

  都可撥打電話舉報反映↓

  預祝所有考生

  金榜題名不負韶華

責任編輯: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