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熱點聚焦

今日闢謠(2025年6月9日)

時間:2025-06-10 08:27:14  來源:中國互聯網聯合闢謠平臺  作者:

  2025年6月9日

  謠言:2025年高考答案流出?

  真相:近日,某微信群中流傳一張標注為『2025年高考數學試卷答案』的圖片,並附文稱『考題泄露』,引發群內成員討論。經查,該圖片內容系虛假信息。湖南省邵陽市網民陳某某在某視頻平臺看到上述圖片後,未經核實即轉發至微信朋友群,引起不良影響。目前,違法行為人陳某某已被公安機關依法處理。高考作為國家教育選拔考試,始終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各級部門對考試安全保障工作高度重視。任何編造、傳播虛假考題或答案的行為均涉嫌違法,公安機關將依法從嚴查處。(來源:『湖南省互聯網舉報中心』微信公眾號)

  謠言:考生高考作弊家長用錢擺平?

  真相:近日,社交媒體傳播一則視頻,視頻中拍攝者問『昨天娃兒高考作弊遭發現了,現在是什麼心情』,一穿著某民間足球隊隊服的『家長』回應,『花點兒錢把事情了了,具體就不方便透露了』。經公安機關調查核實,視頻系擺拍,該球隊隊員為吸引關注,在某體育公園足球場擺拍相關視頻並發布到朋友圈,對話內容為不實信息。目前,該視頻已刪除,公安機關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置。(來源:『重慶闢謠』微信公眾號)

  科普:『無痛』分娩安全嗎?

  詳情:分娩鎮痛在醫學上早已被廣泛認可為安全有效的技術,其中硬膜外鎮痛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然而,不少人對藥物鎮痛安全性心存顧慮。對此,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專家表示,多年經驗表明,分娩鎮痛不僅可以減少產婦身體和精神的損傷、降低新生兒早期死亡率,還可增加順產幾率。國內外研究表明,分娩鎮痛能解決部分孕產婦因懼怕產痛而選擇剖宮產,讓產婦避免手術損傷。自然分娩後產婦身體能快速復原,有利於母乳喂養的盡快實施和母兒感情的建立,更可避免瘢痕子宮妊娠的風險,以及遠期盆腹腔粘連等更多並發癥。(來源:半月談、新華視點)

  通報:造謠『爆炸致50人死亡』一男子被行政處罰

  詳情:6月5日,河南省駐馬店市委網信辦巡查發現,抖音賬號『秋小李』發布視頻稱『駐馬店物流港發生爆炸,50人死亡』。經消防部門核實,該信息為謠言。駐馬店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立即聯合公安機關進行調查。經查,賬號持有人李某為博眼球、賺流量,編造謠言,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屬地公安機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給予李某行政拘留並處罰款,責令其注銷賬號。(來源:『網信駐馬店』微信公眾號)

  相關闢謠信息請見:

  今日闢謠(2025年6月6日)

  通報:安徽網警依法打擊9起網絡謠言典型案件

  詳情:按照公安部關於打擊整治網絡謠言相關工作部署要求,安徽公安機關重拳打擊各類網絡謠言違法犯罪行為,堅決遏制網絡謠言高發頻發態勢,持續淨化網絡環境。現將9起典型案例公布如下:

  案例一:2024年11月中旬,網民謝某某為吸引關注,在多個網站上散布『比亞迪收購蔚來』等不實信息,並發布利用AI軟件制作的虛假『股權分布圖』,對相關企業造成負面影響。公安機關經取證調查,已依法對該網民予以行政處罰。

  案例二:2025年2月中旬,網民徐某為發泄個人情緒,冒充蔚來公司員工網上杜撰發布不實信息,並編造『身邊就有3名同事被HR約談』謠言信息,引發網民關注、熱議,造成負面影響。公安機關經取證調查,已依法對該網民予以行政處罰。

  案例三:2025年4月上旬,網民周某為吸引關注,網上發布一段外地火災視頻並編發『舒城蜜雪著火了』謠言信息,引發網民關注、熱議,造成負面影響。公安機關經取證調查,已依法對該網民予以行政處罰。

  案例四:2024年10月下旬,網民陶某某為發泄個人情緒,多次在網上編發某連鎖超市『蔬菜肉類有問題』謠言信息,引發網民關注、熱議,造成嚴重負面影響,對相關企業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公安機關經取證調查,已依法對該網民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案例五:2024年8月下旬,網民張某某為博取關注,炮制發布『安徽省關於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注冊資本登記管理制度的規定』謠言信息,引發網民關注、熱議,造成負面影響。公安機關經取證調查,已依法對該網民予以行政處罰。

  案例六:2025年1月上旬,網民陳某為吸引關注,在未經核實的情況下網上編發『前兩天濉溪某小區有個小孩往化糞池扔炮竹被炸死了』謠言信息,引發網民關注、熱議,造成負面影響。公安機關經取證調查,已依法對該網民予以行政處罰。

  案例七:2025年1月下旬,網民宋某為吸引關注,網上編發『春運期間發生交通事故,受傷40多人』謠言信息,引發網民關注、熱議,造成負面影響。公安機關經取證調查,已依法對該網民予以行政處罰。

  案例八:2025年3月上旬,網民徐某為吸引關注,在未經核實的情況下網上編發『小吃街有餐飲老板感染艾滋病』謠言信息,引發網民關注、熱議,對相關餐飲商戶造成不良影響。公安機關經取證調查,已依法對該網民予以行政處罰。

  案例九:2025年5月中旬,網民朱某為吸引關注,網上編發『馬上要泄洪了』『大閘水滿了,要放水』謠言信息,引發網民關注、熱議,造成負面影響。公安機關經取證調查,已依法對該網民予以行政處罰。(來源:『安徽網警』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