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熱點聚焦

今日闢謠(2025年6月11日)

時間:2025-06-11 21:17:15  來源:中國互聯網聯合闢謠平臺  作者:

  2025年6月11日

  謠言:雲南德宏遭洪災?

  真相:近日,有網民在短視頻平臺發布『雲南德宏遭洪災』的信息,引發關注。經核實,該視頻是將2021年外地水災的視頻截圖畫面虛構為德宏州發生災情。據德宏州應急管理局消息,根據目前掌握的氣象資料分析,6月2日至3日受季風槽影響,全州出現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大暴雨天氣,最大降雨量出現在盈江縣平原鎮長地方水庫187.5毫米;6月3日上午8時以後降雨減弱,全州為陣雨,局部中雨天氣。全州並未出現視頻中洪水衝擊農房、街道、橋梁等災害,也未出現汛情水情。(來源:『網信雲南』微信公眾號)

  闢謠:貴州『村超』被足協叫停?組委會回應:假的

  詳情:貴州『村超』組委會6月9日發布聲明稱,近期網絡上出現『足協指導攪黃了貴州「村超」』『「村超」被足協叫停了』『「村超」沒了』等大量涉及貴州『村超』的不實信息,嚴重誤導公眾認知,傷害了熱愛和支持『村超』的國內外球迷網友的心,對『村超』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造成了一定負面影響。『村超』得益於國家脫貧攻堅戰略,是榕江38.5萬人民在鄉村振興道路上因地制宜發展文旅體融合的積極嘗試,出圈以來在全網球迷的關心下,得以持續火爆,逐步成為植根於人民群眾、人民主創的文旅體品牌賽事。『村超』姓『村』,是源於群眾、紮根群眾的草根足球文化賽事,最近停賽一周,是為了保證高考有序進行。(來源:『貴州闢謠』微信公眾號)

  科普:什麼是年度『最低滿月』?為什麼『最低滿月』一般出現在夏季?

  詳情:本年度『最低滿月』6月11日將現身天宇。當日晚間,北半球的公眾會看到一輪今年之中離地面最近的滿月。什麼是年度『最低滿月』?為什麼『最低滿月』一般出現在夏季?天文科普專家為您揭秘。

  什麼是年度『最低滿月』?月亮繞地球公轉的軌道稱為白道。月亮每個月沿白道『走』圈時,都會經過最低赤緯處,只不過每次經過時的月相不同,當月球運行在白道最低赤緯附近,且月相恰巧為滿月時,年度『最低滿月』就可能出現。

  為什麼『最低滿月』一般出現在夏季?因為夏季的滿月與太陽黃經相差180度,位於南半球的黃道附近,赤緯度較低,因此從北半球上觀察時,月亮的位置也較低。(來源:新華社)

  關注:中央網信辦秘書局、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聯合印發《智能社會發展與治理標准化指引(2025版)》

  詳情: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和《國家標准化發展綱要》,准確把握社會智能化轉型趨勢,發揮標准化的基礎性、引領性作用,深化智能社會發展與治理,中央網信辦秘書局、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近期聯合印發《智能社會發展與治理標准化指引(2025版)》(以下簡稱《指引》)。《指引》旨在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智能社會發展與治理標准研究制定、實施反饋、優化完善的工作機制,建成覆蓋智能技術主要社會應用場景、有效保障技術全生命周期良性健康發展的標准體系,從而適應技術創新需要、滿足產業發展需求、支橕智能社會建設,助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指引》提出了智能社會發展與治理的基本原則和要求,明確了常見智能技術應用場景、社會影響及其觀測評估指標,規定了人工智能社會實驗的一般程序和要求,構建了包括基礎通用、發展與治理原則、場景應用、技術和方法、效果評價等五部分內容的智能社會發展與治理標准體系,為各地方、各部門、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等開展智能社會發展與治理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提供技術支橕和規范指引。(來源:『網信中國』微信公眾號)

  通報:陝西延安警方公布打擊整治網絡謠言專項行動典型案例

  詳情:為有效淨化網絡環境,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近日,陝西延安警方公布打擊整治網絡謠言專項行動典型案例,具體如下:

  案例一:韋某某編造虛假信息網絡謠言案

  近日,韋某某道聽途說,為博人眼球,在網上發布自己制作的多條『政府強行佔地』『農民工土地維權被強行逮捕』『政府動用公安強行施壓』視頻,引發網民關注、熱議、造成極大負面影響。經核查,視頻內容與事實嚴重不符,公安機關依法對韋某某處以行政處罰。

  案例二:景某某編造虛假信息網絡謠言案

  近日,景某某在未經核實的情況下在網上發布涉延安市民生類謠言信息,引發網民關注、熱議、造成負面影響。公安機關依法對景某某處以行政處罰。

  案例三:緱某某發送信息乾擾他人正常生活網絡暴力案

  近日,緱某某為發泄個人情緒,頻繁通過打電話和發短信騷擾他人,嚴重乾擾他人正常生活。公安機關依法對緱某某處以行政處罰。

  案例四:康某侮辱謾罵他人網絡暴力案

  近日,公安機關工作發現,康某多次在網絡平臺發布辱罵、誹謗他人的不實信息,引起起哄圍觀,嚴重破壞網絡秩序,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公安機關依法對康某處以行政處罰。

  案例五:低俗網絡主播被依法約談

  近日,公安機關工作發現,轄區三名網絡主播在連麥互動時,為博關注、吸引流量,多次使用低俗不雅言語,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公安機關依法對三名主播約談,經教育,三名主播深刻認識到自己錯誤,承諾今後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文明直播,自覺維護網絡環境。(來源:『陝西日報』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