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1日)10點42分,我們迎來了夏至節氣。這一日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時間最長的一天,且越往北白晝時間越長。
清陳希齡《恪遵憲度抄本》中解釋了『夏至』一詞的由來:『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同時,夏至是盛夏的起點,從夏至起,經過三個『庚日』,便會進入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
此外,『立竿見影』這一成語與夏至日相關。對於地處北回歸線地區的公眾來說,夏至日會出現『立竿無影』的有趣現象,有興趣的小伙伴可以觀察看看。
今天,您吃面了嗎?
中國諺語有言:『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我國各地都有在夏至這天吃面的習俗。面條作為食物中『最長』的代表,與夏至這一天『不謀而合』,再加上夏至前後正是小麥新粉上市之時,來一碗面條既象征著對季節變換的認可,也慶祝小麥的豐收。
不過同是吃面,不同地方仍有不同的吃法。
在南方,多種特色的面條熨帖著人們挑剔的味蕾:杭州片兒川、福建蝦面、廣東竹昇面、揚州陽春面、鎮江鍋蓋面……風味十足,充滿意趣。
而北京一帶人們愛吃炸醬面,先炸好醬,然後再把面條煮熟,用涼水過一下,再調上炸好的醬。有些人家還拌上些黃瓜絲、水蘿卜絲、黃豆芽等,味道更佳。
除了面條,夏至餅、豌豆糕、夏至羹等傳統美食也在夏至這天登場。
在江南地區,?面為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臘肉等,俗稱『夏至餅』,俘獲了無數人的芳心;在湖南長沙,當地人喜歡用糯米粉拌鼠曲草制作湯丸,煮成『夏至羹』來喝;在江蘇南京,人們喜歡在夏至吃豌豆糕,以便開胃。
根據不同節氣的主題風格,中國藍新聞將不斷更新二十四節氣的『客戶端皮膚』。已經擁有二十四節氣之『夏至』數字徽章的用戶,可在底部導航欄『我的』—『我的主題』中獲取並查看到新版的『夏至』節氣皮膚,讓客戶端清新『換裝』,開啟『夏至』模式。還未擁有數字徽章的用戶,可前往【數字徽章】版塊兌換,先到先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