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網媒聯播

今日闢謠(2025年6月30日)

時間:2025-07-01 08:14:05  來源:中國互聯網聯合闢謠平臺  作者:

  2025年6月30日

  謠言:貴州榕江洪災造成13人死亡2人失聯?

  真相:近日,網民朱某在某短視頻平臺發布貴州榕江洪災視頻,並配文『榕江縣洪災目前為止已造成13人死亡2人失聯』。經警方調查,該信息為虛假信息,系朱某為博取流量、吸引關注,在未經證實的情況下捏造的。目前,朱某因故意散布不實信息,構成治安違法行為,已被警方依法予以行政處罰。同時,公安機關責令其立即刪除相關不實信息,消除不良影響。(來源:貴州交通廣播、『貴州闢謠』微信公眾號)

  謠言:成都暴雨導致地鐵10號線大量進水?

  真相:6月29日,有網民發布視頻稱,『成都地鐵10號線大量進水,狂風裹挾暴雨衝刷地鐵站臺』,引發討論。成都地鐵官方微博當日發布信息稱,目前成都地鐵全線網運營秩序正常,所有出入口正常開放。針對網絡上傳播『成都地鐵10號線大量進水』等視頻信息,經核實,該視頻畫面非當日真實情況,請廣大市民乘客放心乘坐。(來源:『成都網絡闢謠』微信公眾號、@成都地鐵)

  科普:夏季戲水注意遠離『食腦蟲』

  詳情:隨著盛夏來臨,戲水成為人們防暑降溫、休閑娛樂的好方式。但歡樂之餘,需注意遠離『食腦蟲』。 『食腦蟲』學名福氏耐格裡蟲,是異葉足綱的內格裡原蟲。這種單細胞生物在未經處理的溫暖淡水中活躍,如池塘、湖水、河水、溫泉等。如果自來水系統發生污染或損壞,也有進入自來水的可能,而消毒不合格的游泳池,也有可能出現它們的蹤跡。

  若含有福氏耐格裡蟲的水衝進鼻腔,則有很小的可能性沿嗅神經鑽入大腦,最終引發急性阿米巴腦膜炎。癥狀通常於感染後1到9天內出現,初期的癥狀包括:頭痛、發燒、惡心和嘔吐。之後會出現背痛、頸部僵硬、味覺和嗅覺的改變、思考混亂、幻覺、注意力不集中、肌肉失調、失去平衡、癲癇發作和抽筋等腦炎癥狀。如果救治不及時,病死率可高達95%以上。人們或因該疾病的高病死率產生擔懮,但其實無需對此過於恐慌。因為這種病發病率極低,我國每年發病只有數例,而且也有成功治愈的案例,並非不治之癥。另外,福氏耐格裡蟲只能通過人接觸環境中的病原體感染,無法直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因此也無需擔心這種病在人群中擴散。此外,這種病非常罕見,預防起來也不難。家長們夏季帶孩子戲水的同時,想遠離所謂的『食腦蟲』,只需記住以下幾點:

  1.避免在野外水體如池塘、湖泊中嬉戲。

  2.前往消毒良好的正規游泳池或水上樂園玩水。

  3.玩水時佩戴鼻夾防止水進入鼻腔。

  4.如懷疑自來水系統出現破損或受到污染,不要用這種自來水洗臉、洗澡、洗鼻。(來源:科學闢謠)

  關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網信部門行政處罰裁量權基准適用規定》

  詳情:近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網信部門行政處罰裁量權基准適用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出臺《規定》,旨在規范網信部門行政處罰行為,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規定》明確,行政處罰裁量權基准是指網信部門在實施行政處罰時,按照裁量涉及的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社會危害程度、當事人主觀過錯等因素,對法律、法規、規章中的原則性規定或者具有一定彈性的執法權限、裁量幅度等內容進行細化量化而形成的具體執法尺度和標准。明確網信部門適用行政處罰裁量權基准,應當遵循法制統一、公平公正、過罰相當、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等原則。

  《規定》提出,網信部門行政處罰裁量權基准劃分為不予處罰、減輕處罰、從輕處罰、一般處罰、從重處罰等裁量階次。明確不予處罰、減輕處罰、從輕處罰、從重處罰等具體適用情形。規定違法行為不具有不予處罰、減輕處罰、從輕處罰或者從重處罰情形的,應當給予一般處罰。

  《規定》明確,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網信部門可以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的行政處罰裁量權基准。上級網信部門應當通過行政執法情況檢查、行政執法案卷評查等方式,對下級網信部門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工作進行監督。(來源:『網信中國』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