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1日訊(記者 葛金鑫)『這臺迪爾R4030自走式噴杆噴藥機臂展26米,一天能作業1200多畝,智能控藥系統還能精准調藥量、自動找平,比人工噴藥均勻多了,效率那是沒的說。』7月11日,在綏化市綏棱縣長山鎮幸福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大豆地塊裡,農機手站在轟鳴的『鐵牛』旁,難掩豐收的期待。
夏管是糧食生產的『中場戰事』,直接關系秋收成色。入伏以來,綏棱縣各鄉鎮依托科技更新,在農機昇級與農技護航的『雙輪驅動』下,催生出『1+1>2』的疊加效應,讓廣袤田野湧動著豐產的希望。
『農機添翼』鐵牛馳騁提速夏管
夏管時節的綏棱大地,現代化農機成了田間『主角』。『智能設備讓夏管作業質效大幅提昇,就像這臺自走式噴藥機,不僅省藥,還能保證每片葉子都「喝」到均勻的藥液。』綏棱縣農機技術服務中心農機股股長馮有斌指著田間作業的設備介紹。
雙岔河鎮雙泉村的蛻變,是農機昇級的生動注腳。從2024年4300畝土地托管『試水』,到2025年1.5萬畝全域覆蓋,整村托管的跨越式發展倒逼農機『鳥槍換炮』。『春耕時就發現機械「不夠用」了,現在已申請了800萬購買設備的資金,等新設備一到位,施肥噴藥效率至少翻番。』村書記付金鎖算起『效率賬』,笑容裡滿是底氣。
截至目前,綏棱縣大型農機具保有量達39288臺套,22個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實現從播種到植保的全程機械化。無人駕駛插秧機、氣吹式播種機、植保無人機、自走式噴杆噴藥機輪番上陣,機械化率高達99.75%,讓夏管徹底告別了『人工低效』模式,邁入『智能高效』新時代。
『農技加持』科技護航提昇效益
『這片大豆開花期葉片偏黃,得補點磷鉀肥纔行。』靠山鄉雙合村科技種植示范園區裡,綏棱縣農技推廣中心副主任鄭學蹲在田埂上,撥開豆葉仔細觀察。作為農業大縣,綏棱在旱田推廣的大壟密植、配方施肥等技術,讓作物單產較傳統種植大幅提昇。『專家從選種到防蟲全程盯著,剛噴完殺菌藥,你看這苗情,比往年壯實多了。』村書記吳龍海順著豆壟望去,滿眼都是長勢喜人的希望。
技術紅利不止惠及旱田種植區。在上集鎮寶田村水稻種植科技示范園區,主栽品種綏粳27、珍寶4號,同時借助與東北農業大學校縣共建契機,試驗示范東雙、東富、唯農等系列品種10個,在專家的技術指導下,通過采用混施有機肥料、二化螟捕捉器、人工除草等措施實現『三減』。『從選種到配肥都按科學來,園區畝產能達到600公斤,比普通農戶高產80斤左右。』村書記張東軍算起『效益賬』,難掩興奮。
在靠山鄉富國村,水肥一體化技術成了『新寵』。『手機一點,系統就根據土壤?情和作物需求自動澆水滴肥,省水省肥,玉米根須都比以前壯實。』村書記石長山拿起手機展示,『以前施肥憑經驗,現在按數據來,地裡的「營養餐」精准又高效。』
克音河鄉向榮村的『四情監測站』更是田間『守護神』。『這蟲情測報燈一到晚上就亮,害蟲全被誘進來,高清相機一拍,系統立馬識別出蟲類,剛露頭就精准施藥,蟲害比往年少了一大半。』村書記劉峰指著監測設備,『比我們這些「老把式」強多了,種地越來越有譜。』
目前,綏棱縣已在3個鄉鎮4個村建成『四情監測』試點,成為農業智能化的『樣板田』。全縣70個農業科技示范園區中,24個是今年新建的。
『我們要靠科技賦能形成「科技+農業」閉環,讓「樣板田」變成「全域田」,推動農業智能化轉型昇級。』展望未來,綏棱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宋春龍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