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8日訊(鞏前文 記者 許諾)7月17日,由中國龍江森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江森工)、東北林業大學、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牽頭建設的龍江森工首家林區科技小院——『鶴北科技小院』正式啟動運營。
來自中國科學院、北京林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餘位專家學者齊聚科技小院,在實地調研基礎上圍繞現代化林區建設、產業發展、人纔培育、成果轉化及科技創新與技術推廣等展開深入研討,並緊密結合鶴北林區實際,圍繞森林康養、食用菌種植等大健康產業發展提出具體舉措。
東北林業大學黨委書記孫猛表示,將立足『全國生態產教融合共同體』這一平臺,深化生態領域教育與產業融合,提昇資源保護與產業振興協同性,支橕生態產業繁榮。
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黨委書記薛弘表示,科技小院要『小切口、深紮根』,把實驗做在林間地頭,讓專家與林區職工並肩作戰,打造『把論文寫在林海裡』的實踐平臺。同時要定期組織科研團隊紮根鶴北、紮根林區,開展『點對點』技術指導與成果轉化,讓科研成果真正落地見效。
黑龍江省鶴北林業局黨委書記、董事長孫天成表示,鶴北林區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和獨特的生態區位優勢,科技小院的落戶將為林區帶來前沿的林業技術與創新理念。未來,將以此為契機,致力打造『康、藥、養、體、游』『五位一體』的大健康產業體系,加速鶴北新質生產力發展,為林區全面振興作出鶴北貢獻。
據科技小院首任院長、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鞏前文介紹,鶴北科技小院以科技創新和技術應用模式創新為核心,將實驗室搬到田間地頭,在生產中發現問題、開展研究,實現研究與應用的『零距離』。在科技創新基礎上,通過科學家和學生駐紮林業局在企業身邊做服務,探索新型生產組織方法,建立多元化培訓體系和規模化服務模式,實現專家與林工、技術與產業『零距離』,促進『知識』轉化為『行動』,助推林業增產增收、產業持續發展、林工增收致富。在科技創新與社會服務的過程中,培育多元化林區人纔,實現育人與用人『零距離』。
目前,首批入駐科技小院的專家學者已有20位,來自農林產業、生態旅游業、森林康養等多個領域。
此次科技小院落戶鶴北,是深化國企與高校合作、探索林業高質量發展路徑的創新舉措。未來,東北林業大學、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鶴北林業局三方將以科技小院為紐帶,積極探索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協同推進的新機制,持續聚焦大健康產業,組織開展『百名專家鶴北行』、生態產教融合課程開發等活動,讓科技小院為鶴北林區高質量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為推動龍江森工綠色產業發展、實現林區振興作出更大貢獻。
活動中,東北林業大學與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簽訂了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建框架協議;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與鶴北林業局有限公司簽訂了科研項目開發、技術成果轉化、學生實習實訓等方面校企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據了解,鶴北科技小院是全國首個在林區建設的科技小院,也是建在中國最北方的科技小院。旨在立足『全國生態產教融合共同體』大平臺,通過吸引不同領域專家人纔進『林區』實現『零距離』把科研場地搬到田間地頭、把科普課堂延到生產一線、把科研智慧播到產業沃土,讓新思想、新創意、新成果融入林區未來產業、戰略產業、支柱產業,推動林區新產業格局從『跟跑』逐步向『並跑』『領跑』轉變,為加快實現林區現代化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