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9日訊(單庚辰 梁晨 記者 葛金鑫)近日,五十多名俄羅斯青少年在同江開啟了一段別開生面的文化研學之旅。他們不僅在濕地生態課堂中感受『地球之腎』的魅力,更親手體驗了赫哲族非遺魚皮剪紙,以沈浸式體驗架設起中俄友誼橋梁。
研學首站來到了同江濕地生態體驗館,一個個逼真的濕地生態模型吸引了俄羅斯孩子們的目光,他們化身為『生態小偵探』,通過沈浸式投影和互動游戲體驗,直觀了解三江平原濕地的獨特價值,深刻認識到保護這一跨國界生態寶藏的重要性。在展館前的萌寵樂園,孩子們與羊駝、兔子等溫順動物進行了親密接觸,通過觀察和喂養互動,進一步激發了親近自然、感知生命多樣性的興趣。
俄羅斯學生波琳娜說:『我非常喜歡這個博物館,在這裡我了解到了很多關於中國文化的新知識,了解到哪些動物棲息在三江平原附近,以及黑龍江沿岸的情況,還有手工制作都非常有趣。我很喜歡我們所做的一切。』
隨後,孩子們拿起剪刀體驗這門承載千年漁獵文明印記的『活態傳承』——赫哲族魚皮剪紙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赫哲族魚皮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尤文鳳現場展示了這項古老而神奇的藝術。在老師手把手的指導下,俄羅斯學生們屏息凝神,小心翼翼地在魚皮上裁剪出象征吉祥的赫哲族傳統圖案。剪刀起落間,一朵融合了中俄童真的『迎春花』躍然而出。
俄羅斯學生索尼婭說:『我用這張魚皮剪出了這個圖案,朋友們也都完成了作品。我們把剪好的作品粘起來,這就是我們共同的成果,太美妙了!』
俄羅斯學生克裡斯蒂娜說:『我很喜歡在魚皮上剪裁,這種獨特的體驗非常有趣,我完全沈浸其中了,真是不同尋常。』
作為赫哲族世代沿襲的生活智慧與審美結晶,魚皮畫不僅用於服飾、生活用品裝飾,更寄托著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美好生活的祈願。同江市作為赫哲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正是這一珍貴非遺項目的重要區域。俄羅斯青少年此行專程研學體驗赫哲魚皮技藝,正是通過親手觸摸這門古老藝術,連接起了中俄兩國人民情感、促進文明互鑒的生動紐帶。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赫哲族魚皮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尤文鳳說:『俄羅斯是我們的好鄰居、好朋友。孩子們來同江開展研學活動,我為他們繪制赫哲族頭花圖案時,孩子們的眼睛都亮了起來。他們十分喜愛赫哲族的頭花,學習得格外認真。作為傳承人,我向他們傳授技藝,看著他們認真剪裁的模樣,我非常高興。』
這次深度研學,不僅讓他們感知了中國濕地生態的廣博與赫哲非遺的獨特魅力,更在共同體驗與互動合作中,讓中俄友誼的種子在年輕一代的心田悄然播撒、孕育生長。這跨越黑龍江的青春握手,正為中俄世代友好的未來,架起一座充滿希望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