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龍江時間  >  看龍江

制造到『智』造(三)一枝秀到滿園春

時間:2025-07-29 07:05:51  來源:極光新聞  作者:

  極光新聞客戶端消息(新聞聯播):技術改造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抓手,是保持制造業旺盛生命力的關鍵密碼。系列報道《制造到『智』造》來看黑龍江如何構建『點線面』結合的技改體系,全面推進新型工業化,著力促進傳統產業『脫胎換骨』,新興產業『強筋壯骨』。

  走進康隆藥業的智能化車間,四條斥資1300萬元煥新昇級的生產線。明星產品強力枇杷露的產能即將翻番,牢牢佔據全國細分市場的『半壁江山』。十多家藥企組成的『取經團』穿梭其間,親身感受技改帶來的澎湃動能。

  在黑龍江傾力打造的另一家『技改樣板間』--哈爾濱三聯藥業,一場關於智能技改成效的懇談會上,企業代表們同樣滿載而歸。

  這種『眼見為實,看樣學樣』的沈浸體驗,正是黑龍江點燃千企萬廠智能化轉型的『燎原火種』。走進哈爾濱吉星機械工程有限公司的數字化工廠,工業機器人正以微米級的精度,澆鑄著汽車關鍵鋁合金鑄件。這種『以鋁代鋼』的輕量化核心部件,曾是國內廠商難以逾越的技術鴻溝。董事長吉澤昇海外歸國創業,憑技術深耕嶄露頭角。然而,叩開豐田合作大門的珍貴機遇,卻伴隨著近乎苛刻的『零缺陷』挑戰。

  吉星機械破釜沈舟,砸下重金昇級產線、引進技術,誓要啃下這塊『硬骨頭』。曾被質疑的『小作坊』,成功蝶變為豐田全球一級供應商。

  吉星的璀璨星火,也是黑龍江萬千制造企業『點上突破』的鮮活寫照。一場以『點』燃『面』的智能化革命,正席卷龍江大地,數字之光照亮萬千車間:在東北輕合金,『一張鋁板』精工鍛鑄的背後,是七十年老牌鋁企淬火重生的『數字筋骨』;在牡丹江恆豐紙業,『一張紙』輕盈誕生的背後,是『數字孿生』工廠的無形之手在精妙運籌;在佳星玻璃,『一塊玻璃』背後,是第二代浮法工藝技術的迭代昇級;在建龍西鋼,『一塊鋼』背後藏著首批『國家卓越級智能工廠』的硬核實力。

  截至目前,黑龍江已累計培育省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335個,企業生產效率平均躍昇超20%,制造業的『筋骨』正在『點』的突破中日益強健。

  技改昇級,從來不是一家企業的『獨角戲』,而是全產業鏈的『協奏大合唱』。從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到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產業,數字化浪潮奔湧向前。然而,陳舊的物理空間,卻日益成為束縛『新技術』落地生根、『新產業』展翅騰飛的桎梏。作為國內脂?生物表面活性劑的領軍者,大慶華理生物原有的老廠區,空間局促、設施陳舊,難以承載企業日益壯大的研發計劃與先進的生產線需求。面對這一瓶頸,企業斥資5.2億元啟動搬遷擴建項目。

  大慶高新區創新推行『管委會+公司』模式,剝離社會職能,聚焦市場運營,為入園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

  隨著『點』上強基固本,『鏈』上協同發力,『面』上格局豁然開朗——『3+3+N』智能制造生態圈蔚然成勢。哈爾濱、齊齊哈爾、大慶,先後躋身國家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牡丹江、佳木斯、雞西獲評省級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全省關鍵業務環節全面數字化的企業比例達超51%,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標。近三年,全省累計為制造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昇級兌現政策資金超10億元,惠及企業601戶次,帶動企業數字化和智能化昇級改造投入近50億元。

責任編輯: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