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 29日,佳木斯市樺南縣婦聯聯合縣檢察院、縣教育局、縣科協、老科協、縣關工委共同舉辦的『以愛之名,護「未」前行』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專題講座。這場專為高中學生家長打造的講座,旨在破解親子溝通難題、提昇家庭教育能力,40餘名家長帶著困惑而來,滿載收獲而歸。
講座現場座無虛席,家長們早早到場,手中的筆記本和手機准備就緒,期待著能從這場『及時雨』般的講座中汲取育兒智慧。講座特邀樺南縣檢察院副檢察長張弘與黑龍江省首批家庭教育骨乾專家組成員、樺南縣教育局家庭教育講師李春艷進行聯袂授課。
『高中階段的孩子就像即將破繭的蝴蝶,既渴望掙脫束縛,又需要溫暖守護。』李春艷講師以生動的比喻開篇,瞬間抓住了家長們的注意力。她結合從事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十餘年的經驗,列舉了多個發生在本縣的真實案例。當講到一名高二學生因家長過度關注成績而產生厭學情緒,最終在心理疏導和家庭溝通模式調整後重回學習正軌的故事時,不少家長頻頻點頭,感同身受。
張弘副檢察長則從法律視角出發,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與家長密切相關的條款進行了解讀。她著重強調:『法律明確了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監護不僅是權利,更是不可推卸的責任。』針對部分家長提出的『孩子沈迷網絡游戲該怎麼辦』的問題,她結合檢察機關辦理的未成年人網絡犯罪案例,分析了家庭監管缺失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提醒家長要樹立正確的網絡認知,引導孩子合理使用網絡,而非一味禁止。
在互動環節,家長們的提問熱情高漲。『我家孩子上高三,最近總說壓力大,一提到學習就煩躁,我該怎麼跟他溝通?』一位母親的提問道出了許多高三家長的心聲。李春艷講師給出建議:『首先要接納孩子的情緒,告訴他們「壓力大是正常的」,而不是說「別人都這樣,就你矯情」。然後可以通過散步、做飯等輕松的場景,引導孩子說出內心的想法,避免在嚴肅的氛圍中談論學習。』
『孩子最近好像有早戀的跡象,我又不敢直接問,怕引起他的逆反心理,該怎麼引導呢?』面對這位父親的困惑,張弘副檢察長從青春期心理發展的角度進行了解答:『高中階段的孩子對異性產生好感是正常的心理現象,家長不必過於緊張。可以通過分享自己青春期的經歷,以平等的姿態與孩子溝通,引導他們正確看待男女同學之間的關系,同時也要讓他們明白現階段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兩個多小時的講座在不知不覺中結束,家長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以前總覺得孩子聽話就是好,通過今天的講座纔明白,真正的愛不是控制,而是尊重和理解。』一位家長在離場時說道。另一位家長則在筆記本上寫下:『要學會傾聽,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做孩子的朋友而不是指揮官。』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開端,關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關乎家庭的幸福美滿,更關乎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此次講座的成功舉辦,是多部門聯動推進家庭教育工作的一次有益嘗試。縣婦聯、縣檢察院、縣教育局等各部門在總結中也紛紛表態,將以此次講座為契機,充分發揮自身職能作用,進一步加強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為未成年人營造健康、和諧的成長環境,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科學的家庭教育和社會關愛中,茁壯成長,綻放光彩。(王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