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龍江時間  >  看龍江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紅色旅游暑期昇溫 抗聯精神代代相傳

時間:2025-08-03 08:10:54  來源:極光新聞  作者:

  極光新聞客戶端消息(新聞聯播):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作為東北抗聯主戰場和抗戰精神重要發源地,黑龍江正以其厚重的紅色歷史,吸引全國游客前來追尋英雄足跡,感悟家國情懷。

  『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後,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1936年的8月2日,趙一曼被押上了開往珠河的火車。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她向敵人要來紙筆,給兒子留下了這封催人淚下的絕筆家書。當時的趙一曼,年僅31歲。而這封未能親手交給兒子的家書,直到1957年纔被發現。短短百餘字,字字血淚,訴說著一位母親最柔軟的思念。

  趙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生於四川宜賓,青年時代的她,衝破封建家庭的束縛,投身革命,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九一八』事變後,她主動奔赴東北抗日最前線,化名趙一曼,帶領游擊隊在白山黑水間與日寇周旋。1935年,她在戰斗中負傷被俘,面對敵人的酷刑,她被折磨得一次次昏死過去,但始終緊閉牙關!連審訊她的日偽軍都很震驚,『無法從醫學或生理上解釋』。她用生命詮釋了何為『甘將熱血沃中華』,而這,也是千萬烈士共同的信仰。

  見你未見的世界,寫你未寫的詩篇。如今先輩們戰斗過的黑土地,正吸引著後來人,探尋先烈足跡,挖掘紅色記憶。在哈爾濱烈士陵園;在李兆麟將軍紀念館,一批又一批研學團,來這裡汲取前行的力量。

  在侵華日軍虎頭要塞博物館,新增的36件文物成了『人氣展品』,從抗戰時期的步槍、望遠鏡到戰士們用過的搪瓷缸,每件都帶著歲月的痕跡。游客們通過駐足凝視珍貴文物、操作互動數字化設備,打開『實物+數字』的觀覽模式,更生動地了解抗戰歷史,感受紅色記憶。

責任編輯: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