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變後,日寇步步入侵
國土遭踐踏,同胞遭屠戮
23歲的小學教師孫曉梅
與所有熱血青年一樣
迫切希望上前線殺敵保國
1938年10月,她帶領幾位進步青年
經過半個多月的跋涉
步行到皖南,參加新四軍
1941年,皖南事變爆發
新四軍處境艱難
姨母致信曉梅
勸其回家陪伴侍奉母親
曉梅回信明志,寫下
『國不保,家何能存?
在此民族生死關頭
望母親能以國家為主
民族至上』
1943年4月
孫曉梅護送一批黨的乾部渡江北上後
返回根據地途中
因叛徒出賣,被日軍逮捕
面對慘無人道的酷刑和死亡威脅
她寧死不屈
拍案而起,嚴詞大罵
惱羞成怒的日寇
將她押至南京龍潭老虎山坳
殘忍殺害
孫曉梅壯烈殉國時
年僅29歲
她將短暫絢麗的青春年華
鐫刻在了抗戰救亡的豐碑上
烽火時代
一封封家書銘刻著血與淚
字字句句寫滿深深的眷戀
也映照著不屈的民族精神與無悔的報國信仰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
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
人民日報新媒體推出
『烽火家書』特別策劃
↑點擊進入專題↑
本期邀請青年演員白鹿和大家一起
重溫孫曉梅深沈赤誠的家國情懷
先輩用生命寫下的抗戰史詩
不敢忘!不能忘!
緬懷英烈,吾輩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