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龍江時間  >  看龍江

低空經濟『翼』起飛(一)身邊的『空中生產力』

時間:2025-08-09 20:32:02  來源:東北網  作者:

  當前,低空經濟正以產業革新之勢在全國加速崛起,成為各地搶佔新質生產力賽道、拓展發展新空間的焦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低空經濟發展,積極搶抓低空經濟產業密集創新和高速增長的戰略機遇,將其作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新聞聯播》今天起推出系列報道《低空經濟『翼』起飛》。

  機翼劃破天際,轟鳴聲中直衝雲霄。飛機噴灑的藥液像晨霧般細密飄落,穩穩吸附在稻葉上。為搶農時,每架飛機每天飛行作業近九小時,起落幾十次,在田壟上空織就一張高效防護網。

  僅需半小時飛行,這雙『空中眼睛』就能完成190口抽油機的巡檢任務,徹底改寫了過去人工巡檢必須停機攀爬的歷史。同樣的工作量,以往需要耗時整整9天。

  無人機不只是敏銳的『觀察員』,更是專業的『診斷師』——搭載的紅外鏡頭能對采油設備進行精准的『X光』式檢測,隱患無處遁形。

  在龍江森工通北林業局,無人機既是守護林海的防火『哨兵』,更是監測森林健康的『智能管家』,為萬畝林地繪制出精細的『森林健康圖譜』,提前揪出病蟲害、枯梢等潛在隱患,為森林健康搶出寶貴的救治時間。

  而這,僅僅是低空經濟在龍江大地展露的『一角』。從沃野千裡的農田到星羅棋布的油田,從連綿起伏的林海到縱橫交錯的江河,低空經濟正以千姿百態,深度融入黑龍江生產生活的脈絡。

  在齊齊哈爾富裕縣,乘上輕型運動飛機,飛越烏裕爾河濕地,看飛鳥翔集、碧波蕩漾,開啟一場『換個高度看龍江』的空中新體驗。

  在大興安嶺地區應急演練現場,『鯤龍』AG600水陸兩棲飛機掠過水面,20秒內『暢飲』12噸水,一次傾瀉覆蓋近一個足球場。

  在醉美龍江331邊防路建設現場,無人機化身『空中質檢員』,用智能時代的『火眼金睛』嚴把工程質量關。

  在國網哈爾濱公司,『空中巡檢員』實現供電轄區輸電線路100%自主巡檢覆蓋,效率是人工的4至6倍。

  在哈爾濱運糧河谷營地公園,剛出爐的肉串、冰爽的飲品、現拌的涼菜,從操作臺到游客手中,只需幾分鍾,無人機正重新定義『即時送達』的速度。

  這樣『從天而降』的便捷與新奇,正隨著低空飛行器的轟鳴聲融入黑龍江的日常。支橕這份『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底氣,源於黑龍江發展低空經濟的獨特優勢:作為國內通用航空的先行之地與『中華大糧倉』,黑龍江擁有著得天獨厚的基礎設施與應用沃土。14個民用運輸機場與90個通用機場,編織起全國最大、連續五年領跑的低空服務網絡;廣袤田野上, 3.3萬架農業植保無人機翱翔,年作業量跨越5.6億畝次——低空之上的科技之翼,正加速轉化為驅動龍江振興的強勁新引擎。

責任編輯: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