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4日訊 (記者 許諾) 為弘揚新時代醫療衛生職業精神,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引領作用,2025年,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在全省開展了『基層好醫護』典型案例征集活動,在第八個中國醫師節前夕,最終遴選出6個優秀典型案例。這些紮根基層的醫務工作者,以『守門人』的擔當守護村民健康,他們有的翻山越嶺送醫、有的創新服務模式、有的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衝鋒在前,用無私奉獻詮釋醫者擔當,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基層力量。
綏化市綏棱縣上集鎮衛生院護士畢桂麗,三十多年來,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她守護著上集鎮2萬餘群眾的身心健康,用認真細致贏得了患者和家屬們的信賴,用耐心愛心獲得了群眾們的稱贊。
自學成纔,精湛技藝守護群眾健康
畢桂麗剛參加工作不久,一位因為家庭糾紛喝農藥的中年婦女被匆匆抬進上集鎮衛生院,患者面色慘白,嘴角殘留著嘔吐物,刺鼻的農藥味瞬間彌漫整個急診室。畢桂麗馬上反應過來,立即將患者轉移到洗胃床上,並輕聲安慰患者,『沒事的,我們正在給你用藥,你要好好活下去,還要照顧孩子呢。』說完這些話,她看到病人努力地睜開眼睛,抓住她的手說『救我。』這件事給她很大的震動,她意識到心理上的撫慰是病人在絕境中的救命稻草,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臨床治療效果,從此她開始自學心理學。漸漸地,某位患者拒絕治療,誰家的孩子貪玩厭學,有的年輕人悲觀抑郁,經過她的輔導,都有了明顯的改善,她成了遠近聞名的『心理專家』。
甘於奉獻,尋常往事的不尋常溫暖
某一天,一位在上集鎮發生交通事故的小伙子被緊急送到衛生院,因失血過多,小伙子面色蒼白,已經處於休克狀態。畢桂麗毫不猶豫地挽起袖子,說『抽我的,我們血型一樣。』400CC血液輸完後,畢桂麗就起身投入到搶救過程中,整整一天一夜沒有合眼。看著小伙子的各項生命體征逐漸平穩,畢桂麗癱倒在了地上,被同事攙扶到了辦公室。
畢桂麗感受到農村越來越多的留守老人,行動不便,她的手裡有一本小冊子,上面記載了幾十個缺少家屬照護、自身行動不便的老年病、慢性病患者的詳細信息。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活動以後,下屯填寫健康檔案是她最願意做的事,她走遍了上集鎮9個行政村,67個自然屯。在她建立的健康檔案裡,會標注著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信息,有無人照顧?自理能力強弱?病情發展情況等等。寒冬臘月,她騎著自行車去屯裡給臥床的病人導尿;傾盆暴雨,她渾身滴水去到癌癥晚期病人家中注射點滴。走村入屯時,她精准地知道哪家有病患以及病情程度。可以說,她比一些患者自己還清楚什麼時間該用藥打針還是復查。來到患者家裡,她會細致地詢問近期用藥情況、身體狀況,每次都會提醒患者和家屬注意事項、疾病防治常識,順帶做一次健康知識科普。
畢桂麗雖然只是綏棱縣上集鎮中心衛生院的一名普通護士,但她在平凡崗位上書寫了許多感人而溫馨的故事。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醫務人員的敬業與擔當精神,用愛與責任,持續守護著上集鎮群眾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