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0日訊(陳一妹 王凱鋒 郭艷麗 記者 葛金鑫)8月18日,同江中俄黑龍江鐵路大橋境內段正式領到了屬於自己的『產權證』,成為黑龍江省首個完成不動產登記的跨境鐵路大橋。這一紙證書,不僅標志著這座中俄首座跨境鐵路大橋的產權歸屬正式確定,更意味著是黑龍江省跨境大型基礎設施工程管理邁入規范化、法治化的新階段。
同江中俄黑龍江鐵路大橋自2022年通車以來,進出口貨運量累計突破1000萬噸,是我國中歐班列東通道其中之一。要讓這條『鋼鐵絲綢之路』真正發揮最大效益,在佳木斯市政府主導下,市縣兩級不動產登記中心解決了政策上的堵點和技術上的難點問題,使這條跨國境的『鋼鐵絲綢之路』有了法律上的物權確認,有力支橕起中歐班列東通道的高效通行。
同江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副主任冉旭說:『我們這次辦理的大橋是江面構築物,並不是一個能實實在在落在地面上的建築物,與我們以往登記的房屋產權登記來說,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所以這次我們也突破性地采取了三維建模的技術來完成此次登記。在業務辦理的過程當中,我們通過電子材料的預審和開設綠色通道和並聯審核的協同機制,壓縮了辦理的時間,加快了審核速度。從辦理到發證,僅僅用了半個小時就完成了。』
有了這個『法律護身符』,不僅能夠優化鐵路資產融資結構,也使我省橋梁的不動產登記項目合法化、規范化,對保障國有資產安全、促進跨境物流暢通具有重要意義。
在哈巴羅夫斯克經營跨境物流生意的俄羅斯商人卡爾塔紹夫·伊萬,他見證過綏芬河、滿洲裡、黑河等多個口岸的通關高效,由於工廠位於哈巴羅夫斯克,同江口岸始終是他最理想的物流選擇。如今隨著大橋產權正式明晰,他立即著手調整業務布局,准備擴大與同江的合作范圍。
俄羅斯加蘭特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卡爾塔紹夫·伊萬說:『這座大橋是俄中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裡程碑!以往俄遠東地區對華貨物運輸需繞行滿洲裡或綏芬河,現在經下列寧斯闊耶直通同江,莫斯科至黑龍江的鐵路運距縮短809公裡,節省10小時,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同時,大橋的年過貨能力達2100萬噸,為俄羅斯能源、農產品出口開闢了新通道,更通過西伯利亞大鐵路連接歐洲,使俄羅斯成為亞歐貿易的關鍵樞紐。』
近年來,同江市始終堅持貫徹落實省委、佳木斯市委對外開放總體布局要求,打造橋頭經濟區,實現了對外開放成果新突破。這張證書,不僅寫進了黑龍江跨境基建的史冊,提昇了我省跨境基礎設施的管理水平,也為深化中俄經貿合作注入了新動力,標志著我省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中邁出堅實一步。
同江市政府副市長王利兵介紹說:『我市始終將發展外向型經濟作為主攻方向,緊扣市委『3510』總體工作布局,全力發揮大橋經濟能級載體作用,全力構築向北開放新高地。一是持續提昇口岸功能,加快推進總投資9.8億元的4個鐵路口岸擴能改造重點項目,在全省口岸率先具備銅精粉檢測能力,實現銅礦、水鎂石等貨物首次進口,啟動建設水運口岸冰鮮水產品和食用水生動物指定監管場地,『小班列』寬軌重出事宜獲得國家層面支持。鐵路口岸上半年貨運量突破300萬噸,同比增長15.3%。二是充分釋放平臺效能,『邊互通』平臺在同上線、試單成功,實現『9610』業務首單出口,公用型保稅倉庫正式投用,今年上半年,進出口貿易額實現32.28億元,同比增長10.4%。三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對俄產業協會於6月29日正式揭牌運行,開發『同易辦』企業服務平臺,在佳木斯地區率先突破『極速通關+辦照』27分鍾辦結先例,創新實施外籍自然人經營登記制度,辦理時限分別壓縮60%、80%。同時,精心舉辦第十一屆中俄邊境文化季『同江橋頭經濟區』中俄經貿合作洽談會等活動,推動同江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奮力提速。』
同江市將依托鐵路口岸優勢,加速推進『智慧口岸』建設,深化『班列+保稅+產業』聯動模式,加快鐵路專用線、冷鏈物流園等配套建設,提昇大宗商品集散能力,不斷拓展跨境電商、國際中轉等新業態,打造中俄跨境供應鏈樞紐,使同江鐵路口岸成為國際化物流走廊,為『一帶一路』建設注入更強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