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0日訊(記者 葛金鑫)『現在大屏幕上跳動的每一組數據,都是水質監測的實時「體檢報告」』。8月19日,在綏棱縣高新技術企業黑龍江昌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總經理梁昌一邊調試新下線的污水處理設備,一邊操控鼠標介紹道。
今年以來,綏棱縣以『科技成果產業化突破年』行動為總牽引,錨定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通過激活企業創新主體、加速成果落地轉化、建強人纔支橕梯隊等多方面發力,推動科技成果從『實驗室』邁向『生產線』,走出了一條具有縣域特色的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昇級協同發展之路。
成果落地,激活發展新引擎
『我們擁有的2項發明專利和30項自主研發專利中,88%都已轉化為實體產品,填補了黑龍江省水質在線監測設備加工領域的空白。』梁昌指著設備上搭載的核心部件『污水絮凝沈降處理設備』介紹,『該設備的處理效率比傳統設備提昇很多,這些技術讓我們在環保裝備領域擁有了自己的「話語權」。』
在綏棱縣,像昌泰環保這樣依靠科技『強身健體』的企業並非個例。為延伸產業鏈,企業於2024年成立昌興檢測評價有限公司。在1700平方米的實驗室裡,142臺(套)先進設備可提供水質、土壤、食品安全等全領域的檢測服務。
如今,昌泰環保構建的以水質監測設備、污水處理設備及水質在線運維服務為核心的綠色產業鏈,已成為當地環保產業的標杆。2024年,企業年營業收入突破930萬元;2025年至今,合同金額已達1600萬元。
黑龍江昌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進行操作講解(綏棱縣委宣傳部供圖)
為提昇縣域產業的科技含量,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綏棱縣通過政策扶持、資源傾斜,引導企業深耕核心技術研發。黑龍江瀧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運用雙效濃縮+膜分離的物理化提取工藝,建設食用菌提取項目,項目達產後可新增工業產值4000萬元、利稅800萬元;黑龍江鑫品包裝有限公司建立耐壓環保包裝生產技術體系,公司年產值預計將超5000萬元;科田機械在秸稈回收機械生產關鍵技術上實現新突破……一批科技密集型企業的迅速崛起,為綏棱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縣校攜手,科技結出新碩果
『55畝樹莓,4萬棵果樹,能產4萬公斤鮮果,預計年收入50多萬元!』東林村書記張慶安望著枝頭綴滿的『紅寶石』,喜悅之情溢於言表。盡管距采摘旺季還有半個月,這些經科學培育的樹莓早已被預訂一空。
樹莓種植基地(綏棱縣委宣傳部供圖)
如何推動創新成果流向生產一線?綏棱縣通過積極搭建轉化平臺、深化校地合作給出了答案。2024年,東林村借力東北農業大學的智力資源,聯合禾發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樹莓種植基地。從品種選育到田間管理,專家團隊全程跟進指導,將精准化種植技術嵌入生產各環節,讓特色農業擺脫『看天吃飯』的傳統模式,邁向科學可控的現代化軌道。東北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孫楠表示,學校社會合作與成果轉化中心為科研工作者與地方搭建起溝通橋梁,助力釋放糧食生產潛力,推動鄉村振興。
這樣的場景,在綏棱的田間地頭已成為常態。自縣校合作開展以來碩果累累,5個農業科技示范基地成為技術推廣『試驗田』,讓良種、良法快速惠及農戶;22項縣校合作項目精准破解產業難題,31場對接活動成功開展……縣校合作科技成果轉化的『綏棱路徑』越走越寬。
築巢引智,注入人纔新活力
『作為東北農大研究生,能在專業領域施展纔華,還能享受免費人纔公寓和購房補貼,後顧之懮全沒了!』在綏棱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科技特派員劉永雙整理著下村技術資料,話語裡滿是對這片土地的歸屬感。
科技特派員下鄉指導(綏棱縣委宣傳部供圖)
人纔是科技成果轉化的核心動力,更是縣域持續發展的『源頭活水』。綏棱縣持續落實龍江人纔政策『60』條、『人纔興綏』20條,本土『金十條』等政策,通過引纔、育纔、用纔,打造起一支紮根縣域的科技人纔隊伍。目前,全縣90人的科技特派員隊伍中,省級20人、市級11人、縣級59人,他們既解決企業和農民的技術難題,又培養本土技術能手,為長遠發展儲備力量。
『下一步,我們將開展重點企業「一企一策」對接服務,依托「六鏈百場企」「千企進院所」等活動深化科技對接,讓更多優質成果落地生根。』綏棱縣工信局局長王文臣表示,隨著創新業態的持續優化,綏棱正以科技成果轉化的『加速度』,書寫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