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網媒聯播

漢服『穿越』、AI研學:暑期入境游『熱』力全開

時間:2025-08-21 07:45:44  來源:工人日報  作者:

  身著素雅旗袍、手持精致團扇,德國姑娘莉亞漫步在江蘇蘇州水鄉古鎮。青石板路蜿蜒向前,河道波光映著白牆黛瓦,她不時駐足細賞,並非只為打卡拍照,『我想真正走進這裡,感受中國傳統文化』。

  正值暑期旅游旺季,外國游客跨越山海而來,不再滿足於走馬觀花,而是渴望深度觸摸立體多彩的中國。他們的腳步『游』向何方?入境游又出現哪些新趨勢?

  從打卡式觀光到個性化體驗

  『我的南非朋友馬上要來中國,說想看看火爆的「蘇超」,我准備帶他感受足球狂歡氛圍!』南京留學生馬修斯說。

  在雲南摩梭人家體驗非遺織布,在景德鎮拉胚制作陶瓷,在蘇州學習刺繡針法……越來越多外國游客正跳出打卡式觀光,轉向個性化的深度體驗。

  『演出、球賽、展覽、美食,都成為外國游客來華的理由。』蘇州和平國際旅行社負責人說,當下外國游客熱衷規劃『一程多站』行程,散客拼團比例上昇、游玩半徑擴大、停留周期拉長成為顯著特征,旅游需求也漸從『逛熱門景點』轉向主題游、深度游、定制游。

  陝西推出的『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正契合這一需求。街區通過漢服旅拍、演藝互動、非遺體驗等項目,讓游客『穿越』回盛唐長安。『服飾和場景太驚艷了,我想去親身感受那種氛圍!』莉亞說。

  從燈光秀到無人機表演,從戴VR眼鏡到與機器人『親密互動』,暑期研學游熱潮中,外國青少年對中國前沿科技興趣尤為濃厚。江蘇某研學機構運營人員介紹,目前AI主題研學班在入境研學市場受到追捧,『很多外國學生對AI技術在自動駕駛等領域的應用充滿好奇』。

  『不少外國游客提出參觀電動汽車工廠、互聯網科技公司等需求,希望實地探訪,更全面地了解中國科技發展實力。』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有限公司入境部歐洲市場室總監周佔峰說。

  此外,『中國購』風潮刮得正盛。北京秀水街、深圳華強北等商圈,成為外國游客『掃貨』的熱門目的地。從時尚衣物、潮流玩具到高端電子產品,購物清單日益豐富。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暑期華強北日均接待外國游客超7000人次。有新意、有特色、科技含量高的商品,最受青睞。

  魅力被『看見』,便利在昇級

  為何外國游客更願在中國慢下來、深體驗?

  受訪業內人士表示,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現代科技的發展成就,在海外正被越來越廣泛地『看見』和認可。

  中山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龔彥方認為,在海外社交媒體及『網紅』效應推動下,中國文化實現全球『破圈』傳播。AI技術、潮玩IP、國產游戲等走紅,進一步激發了外國人對中國的巨大好奇心和探索欲。

  走出國門的『中國智造』,也為旅游吸引力開闢新維度。『中國制造業供應鏈體系完善,在全球市場競爭力持續增強。』江蘇省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所所長張春龍說,高品質、高性價比的雙重優勢,讓外國游客願意持續來華『淘好物』。

  暑期恰逢歐美、日韓等主要客源地傳統出游高峰。隨著中國游的良好口碑在海外網絡平臺持續傳播,體驗感多元的中國成為優選。

  各地也敏銳捕捉商機,發力旅游產品創新。如北京推出特色胡同游、中軸線騎行游、都市夜色游;雲南依托豐富自然與人文資源,開發生態康養、戶外探險等特色路線;廣西則將熱帶水果采摘融入主題游線路,為旅程增添趣味與煙火氣。

  多地加速構建立體化服務網絡,對外國人『不見外』,也在不斷提昇出行體驗。

  『在深圳旅游時,我一般都會打車,智能翻譯器方便了我們的出行。』印度旅客薩欽說。在深圳,不少公交巴士和『小黃帽』出租車上都裝有AI智能翻譯器,這個巴掌大小的設備能支持140餘種語言毫秒級互譯,讓更多外國游客在問路、購票、游覽時,獲得『零時差』的母語級服務。

  外卡POS機覆蓋率提昇,移動支付功能持續昇級,不少地區實現『碰一下』即可支付;浙江上線智慧服務平臺『嗨游』;南京打造『樂游卡』,涵蓋便捷支付、智慧出行等功能……入境游配套服務持續完善,讓更多入境游客『進得來』『游得好』。

  持續打造入境游『強磁場』

  入境游火爆,不僅向世界展示了立體多元、充滿活力的中國,也為擴大內需注入新動能。專家表示,需緊抓來華游客散客化、年輕化趨勢,打造持續釋放吸引力的『強磁場』。

  豐富旅游路線和場景是關鍵。周佔峰建議,針對不同國家和地區游客需求特點,定制多元化入境游產品,推動地域文化優勢與境外游客需求精准對接。『外國游客普遍喜歡夜市、集市等充滿煙火氣的地方,這些場景能讓他們貼近當地生活,願意停留更久。』

  同時,各地可借助免簽政策,整合周邊城市文旅資源,打造集旅游、購物、文化、體育、健康於一體的綜合場景,鼓勵游客深度體驗本土生活方式。

  完善配套服務體系,解決『出行煩惱』也至關重要。廣東省團校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學院講師倪斯鈮建議,應進一步推廣多語種互聯網平臺,實現交通、住宿、餐飲、購物、景點等服務端口一鍵鏈接,讓外國游客『一部手機游中國』;持續優化移動支付、外語翻譯、數字導覽等服務,讓旅程更順暢、更舒心。

  在消費領域,當前退稅商店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部分城市外卡支付受理覆蓋率也相對較低。專家建議,進一步放寬退稅商店備案條件;同時,將更多高科技產品、特色食品、民族工藝品等納入離境退稅和『即買即退』名單,新開發並認證一批『中國禮物』。

  針對入境研學旅游熱潮,業內人士提出,要加強培育熟悉客源市場文化背景、具備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專業人纔;進一步打通學校、企業與旅行社的合作渠道,鼓勵高科技企業、科研機構等接待研學團隊,不斷豐富產品供給層次,持續打造入境游『新磁場』。

責任編輯: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