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光新聞客戶端消息(新聞聯播):新材料產業,是支橕我國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轉型昇級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也是黑龍江推動產業振興、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橕。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積淀深厚的產業根基以及實力雄厚的科技研發體系,黑龍江成為全國較早布局並深耕新材料研發與產業化的省份之一。《新聞聯播》推出系列報道《新材料鍛造新未來》,今天來看龍江『芯』力量,如何托舉中國『芯』夢想。
在全球最大的超高純金屬材料生產基地——同創普潤的車間裡,一場關乎『純度』的攻堅戰早已打響。這是芯片制造的核心命脈——濺射靶材,它的上游超高純金屬原材料曾長期被國外壟斷。純度,直接決定著芯片的性能與壽命。為了攀上『純度巔峰』,這家龍江企業毅然選擇自力更生,在微觀世界裡打響雜質『驅逐戰』。
核心技術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憑借自主研發的精准提純技術,同創普潤一舉將超高純金屬材料純度提昇至7個『9』級別。這不僅徹底粉碎了國外的技術壟斷,更昂首打入全球頂級芯片巨頭的核心供應鏈,成為支橕國產高端芯片制造堅不可摧的『基石』。
當同創普潤在基礎材料的『純度高地』築基固本時,另一家龍江企業——哈爾濱科友半導體,正朝著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襯底材料的『尺寸極限』發起衝鋒。碳化硅襯底雖薄如蟬翼,卻是驅動新能源汽車疾馳、5G通信暢通無阻、智能電網穩定高效、航空航天翱翔九霄的『關鍵血液』。從6英寸、8英寸到12英寸,尺寸遞增的背後,是技術難度呈幾何級數攀昇的挑戰。曾幾何時,這類核心技術被歐美日企業緊緊『攥在手中』。
打破封鎖的背後,是一組組振奮人心的數據:晶體厚度穩定超20毫米,綜合良率突破70%,每一個數字的躍昇,都在夯實中國半導體自主發展的底氣。
這份『龍江力量』鍛造的『芯』動能,同樣在邊陲小城穆棱加速迸發。在北一半導體的生產車間裡,機器轟鳴晝夜不息的背後,藏著一段七年逆襲的傳奇:從6人團隊、700萬資金的小微企業,到產值增長六十多倍、填補黑龍江半導體模塊空白,再到躋身全國IGBT模塊五強的國產替代標杆,北一用速度詮釋了『龍江科創』的爆發力。2020年,因流動資金受限生死存亡之際,當地開發區乾部以個人信用為擔保,為企業爭取到專項貸款。
政企同心的托舉,讓『北一』得以在絕境中重生。如今,總投資20億元的晶圓工廠項目年底將試生產,東北地區首家功率半導體產業園即將崛起。
紮根龍江、專攻主業,北一的成長是龍江培育新材料企業的生動注腳。如此閃耀的『芯』光,也在龍江大地以『星火燎原』之勢蓬勃蔓延。在大慶溢泰,超高電子遷移率半絕緣砷化鎵襯底材料成功問世,一舉擊破我國長期面臨的『卡脖子』難題;在匯芯半導體,全球首條智能功率模塊AI示范封測線投產……從基礎材料的『卡脖子』突圍,到芯片制造的產能躍昇,再到智能封測的全球領跑,一束束『芯』光在龍江產業鏈關鍵節點次第點亮、匯聚成勢,更在『中國芯』的宏大版圖上,深深鐫刻下不可替代的龍江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