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26歲的白領林女士(化名)而言,摘掉眼鏡,擁有一雙清晰明亮的眼睛,是她長達數年的夙願。600多度的近視加上200多度的散光,讓她離不開厚重的框架眼鏡,但長期佩戴不僅影響顏值,更給運動、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她渴望通過近視手術迎來新生。
滿懷期待的她,來到哈爾濱華廈眼科醫院,找到了姚春艷院長。然而,經過一系列極其詳盡的精密檢查,結果卻讓她連連受挫:
第一重打擊:角膜偏薄,激光手術之路不通。姚春艷院長通過角膜地形圖等檢查發現,林女士的角膜厚度低於安全值,根本無法承受激光切削。『激光手術就像「減法」,需要切削一部分角膜組織。但您的角膜本身偏薄,如果強行手術,存在嚴重安全隱患,遠期風險巨大。』姚院長耐心解釋道。
第二重打擊:前房深度不足,ICL晶體植入之路亦被阻斷。既然『減法』做不了,那就做『加法』!姚院長隨即為其評估了ICL晶體植入術的可能性。然而,檢查發現,林女士的眼睛前房深度(即角膜與晶體之間的空間)也過於淺窄,無法安全容納一枚植入的晶體。這條目前廣泛認可的高度近視解決方案,對她而言同樣行不通。
接連的『宣判』,讓林女士的心情跌入谷底。『姚院長,難道我這輩子就真的和清晰視力無緣了嗎?隱形眼鏡我又不敢長期戴,聽說傷眼睛……』巨大的失落感和對未來的迷茫,讓她幾乎絕望。
面對這位近乎『無解』的患者,姚春艷院長展現了其作為資深視光專家的深厚知識儲備與勇於探索解決方案的專業精神。她沒有放棄,而是提出了一個在林女士看來頗為『新奇』的解決方案——鞏膜鏡。
『激光和ICL是永久性的手術方案,對您的眼部條件來說確實不適合。但我們還有一種「非手術」的、可逆的高清視覺解決方案——鞏膜鏡。』姚春艷院長拿著眼球模型,親切地為林女士畫圖講解,『它是一款較大的硬性透氧性隱形眼鏡,但它最大的特點是「不接觸角膜」。』
『您看,』姚院長繼續解釋道,『它的鏡片像一個小穹頂,是架在我們眼白(鞏膜)上的,中間充滿了無菌生理鹽水。這樣一來,它既能完美矯正您高度數的近視和散光,獲得甚至超越框架眼鏡的超高清晰視覺質量,又完全避免了普通隱形眼鏡摩擦、損傷角膜的風險。對於您這種無法手術又追求高品質視覺的患者來說,是非常理想的選擇。』
姚院長的一席話,重新點燃了林女士的希望。在經過更為精准的驗配後,林女士戴上了為她量身定制的鞏膜鏡。
當鏡片戴上的那一刻,林女士驚嘆了!『太清晰了!這種清晰度和視野的開闊感,是框架眼鏡完全給不了的!』她甚至激動地發現,連夜晚的眩光都減少了非常多。『而且一點異物感都沒有,特別水潤舒服,就像沒戴東西一樣!』
如今,林女士已經成為了鞏膜鏡的忠實用戶,工作和生活都擺脫了框架眼鏡的束縛,重獲自信。『真的特別感謝姚春艷院長,在我最絕望的時候,給了我一個這麼完美的解決方案。她不僅專業,懂得多,而且真的會為患者千方百計地想辦法!』
姚春艷院長表示:『作為一名醫生,我們的使命就是為不同情況的患者找到最適合他們的解決方案。鞏膜鏡作為一項成熟的技術,在國內的認知度還在提昇,但它對於高度屈光不正、乾眼癥、角膜不規則(如圓錐角膜)、以及像林女士這樣無法進行近視手術的患者來說,往往是改變局面的關鍵。它能提供卓越的視覺質量和佩戴舒適度,是視光領域一顆「璀璨的明珠」。』
林女士的故事證明,當傳統的摘鏡之路看似山窮水盡時,在姚春艷院長這樣經驗豐富、知識全面的專家指引下,總能迎來柳暗花明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