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龍江時間  >  本網原創

小菜園裡種出『致富果』

時間:2025-08-29 17:00: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甘正玲 葛金鑫

  東北網8月29日訊 (甘正玲 記者 葛金鑫)走進黑龍江省同江市青河鎮永發村,村民王濟波家的蔬菜大棚內生機盎然:翠綠藤蔓間,『緋紅緹娜柿子』鮮紅飽滿,『黃色聖女果柿子』小巧誘人,黃桃樹與樹莓亦長勢旺盛。這個尋常農家院落,正是永發村探索鄉村振興的『試驗田』。

  『過去院子只種家常菜,難產生經濟效益。』永發村黨支部書記王濟波望著棚內碩果笑道。作為『領頭人』,他率先在院落及閑置空地建大棚,試種姑娘柿子、小柿子、黃桃、樹莓等高附加值作物。村黨支部發揮戰斗堡壘作用,以黨員示范帶動村民轉變傳統種植觀念,向高效農業轉型。

  王濟波的黃桃大棚裡,『一地雙收』的生態模式格外亮眼:黃桃樹下,西瓜藤蔓延,圓西瓜在樹蔭下生長。『這是「雙贏」模式。』他解釋,種西瓜能抑雜草、減除草成本,還能增收入;黃桃為西瓜遮陰,西瓜減少除草劑使用,兼顧生態與成本;且西瓜收獲早於黃桃,實現大棚不同季節有產出,土地利用率與收益顯著提昇。『一個大棚兩份收入,效益比單一種植高不少。』小菜園成了『聚寶盆』。

  試種成功讓村民信心倍增,永發村醞釀全村『大計劃』。『明年整合菜園資源,規模化種100畝樹莓,配套建冷庫存鮮果。』王濟波介紹,樹莓經濟價值高、前景廣,每畝產2000斤、收益約8000元,還可深加工成果醬、果汁延產業鏈。

  這場『小菜園革命』,既盤活閑置土地,更以『黨支部+黨員示范戶+農戶』模式,為村民闢致富新路。以往村民菜園多自給自足,如今在黨組織引領下,高附加值作物與生態間作模式推廣,讓小菜園釋『大效益』。『不僅自己富,更帶全村富。』王濟波透露,村裡計劃成立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統一供種苗、做技術指導、拓銷售渠道,重點推廣黃桃西瓜間作模式,解村民後顧之懮。

  鄉村振興,產業為基,黨建為引擎。永發村以黨組織為核心,立足實際發展特色種植,走出可復制、可推廣的振興路——從黨員試種到全村推廣,從單一種植到生態間作,從露天種植到配建冷庫,每步實踐都為青河鎮、同江市鄉村振興提供寶貴經驗。

  小菜園結出的不僅是果實,更載著鄉村振興的希望。王濟波說,待明年百畝樹莓園建成,永發村將迎來發展新機遇,村民日子會更紅火。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