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國際新聞

50%關稅壓向印度:美國的算盤砸中多少無辜者?

時間:2025-08-29 16:57:2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

  『挨了特朗普的關稅悶棍,莫迪沈默了。』有網友如此調侃。

  近日,一則國際消息引發廣泛關注:短短數周內,印度總理莫迪已四次拒絕接聽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來電。

  這一不尋常的『外交舉動』,正值兩國因美國對印度商品加征關稅而導致貿易緊張持續昇級之際。截至目前,華盛頓和新德裡方面均未作出正式回應。

  根據美國國土安全部預告,美東時間8月27日零時起,美國對印度商品加征50%關稅措施正式落地。

  這一政策的出臺,源於此前特朗普政府的兩輪行政令疊加。

  8月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以印度『以直接或間接方式進口俄羅斯石油』為由,對印度輸美產品征收額外的25%關稅。公告表示,除一些例外情況,新的關稅措施將在行政令公布21天後實施。

  而結合7月31日特朗普簽署的另一項行政令,25%基礎關稅與此次25%額外關稅合並,最終形成50%的總稅率。

  外媒分析,這一疊加關稅的核心目的,是通過經濟施壓迫使印度調整對俄能源政策。這種單邊加稅,不僅『精准施壓』,還給全球貿易埋下隱患。印度會做出何種反應,能讓美方『算盤』打響嗎?

  關稅衝擊

  誰在『風暴中心』?

  據《印度快報》報道,自8月27日起,美國對印度商品全面加征50%關稅,將直接導致印度出口行業面臨『嚴重衰退』。

  分析普遍認為,印度勞動密集型產業將首當其衝,包括紡織服裝、珠寶首飾、蝦類產品、地毯及家具等領域,相關產品出口額或暴跌約70%,數千工作崗位面臨削減威脅;而部分領域暫因政策豁免未受直接衝擊。

  一方面,印度身處『風暴中心』的重災區產業,正面臨利潤壓縮與供應鏈斷裂的雙重擠壓:

  ·紡織服裝業——作為印度勞動密集型支柱產業,高度依賴美國市場,50%關稅將直接侵蝕利潤空間,難有緩衝餘地。

  ·珠寶首飾業——行業協會已預警,高關稅可能引發供應鏈中斷,整體出口規模將大幅縮水。

  ·蝦類養殖業——印度最大海產品出口品類在美市場將遭重創。

  ·地毯手工業——傳統小微產業難以承受需求驟降衝擊。

  ·家具制造業——價格敏感度高,在美市場競爭力將大幅削弱。

  另一方面,對印度暫免關稅的領域來說,豁免待遇並非『定心丸』,後續隱懮仍未消散:

  ·制藥產業——目前仍享有關稅豁免,但特朗普已明確威脅,若美印爭端昇級,將對該領域征收200%關稅。

  ·電子與IT硬件——受益於美國市場對相關產品的強勁需求,短期內未受關稅直接衝擊。

  ·石油制品——維持免關稅待遇,但行業需警惕國際油價波動及後續政策調整的潛在風險。

  印度智庫全球貿易研究倡議組織(GTRI)最新報告預測,受此影響,印度對美出口額將從2025財年的870億美元,驟降至2026財年的496億美元;約66%的對美出口商品將受到關稅衝擊。

  英國廣播公司(BBC)也援引貿易專家觀點稱,50%的高關稅對印度成衣、蝦類、寶石珠寶等主力出口商品而言,『幾乎等同於市場禁令』。

  祭出『三重動作』

  印度能否扛住?

  動作一,作為關稅衝擊應對主導方,印度政府雙管齊下,抓政策調節與市場拓展。

  為緩解關稅衝擊,印度政府已率先出臺應對措施,包括暫停對部分原材料征收進口關稅,同時加速與其他國家的貿易談判,試圖拓展非美出口市場。

  動作二,在外交層面,印度態度強硬:外交部長蘇傑生明確表示,美印貿易談判仍在推進,但印度『有必須堅守的底線』,將優先保護本國農民和小企業利益,所有決策均以國家利益為核心;印度駐俄羅斯大使庫馬爾則進一步表態,盡管面臨美國壓力,印度仍將繼續購買俄羅斯石油。

  動作三,印度企業也采取了務實行動。

  據印度《經濟時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印度石油公司、巴拉特石油公司等國有石油精煉企業,已計劃在未來采購周期中暫停俄羅斯原油現貨采購,直至政府給出明確指示。

  此外,印度媒體分析稱,在『美印戰略關系趨緊』的背景下,印度已暫停部分對美軍購。這一舉措可能削弱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機制的凝聚力。

  美方劍指俄羅斯

  卻給全球貿易添懮?

  對於加征關稅的深層目的,美國副總統萬斯在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新聞專訪時直言,特朗普政府實施的『強勢經濟杠杆』——包括對印度的『次級關稅制裁』,核心目標是『削弱俄羅斯從石油經濟中獲利的能力』,最終迫使俄羅斯同意與烏克蘭達成停火協議。

  萬斯強調,這套『組合拳式』經濟制裁的本質,是通過切斷俄羅斯『戰爭機器的資金來源』,達到施壓俄方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美國媒體已指出,美國將關稅『武器化』的做法正引發多國擔懮。

  這種以單邊制裁施壓他國的行為,不僅可能破壞現有貿易規則,還可能加速全球貿易體系的碎片化——各國為規避風險,或被迫重新構建區域貿易網絡,導致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進一步分化。

  (『三裡河』工作室)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