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龍江時間  >  看龍江

新材料鍛造新未來(三)新『材』倍出勢正勁

時間:2025-08-29 23:37:22  來源:龍視新聞聯播  作者:

  極光新聞客戶端消息(新聞聯播):黑龍江,這片蘊藏著豐饒礦藏的黑土地,正澎湃著新材料產業的強勁脈動。139種礦產是發展的底氣,澎湃的創新動能轟鳴著轉型引擎。『十四五』期間,黑龍江將新材料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加力推進,在創新驅動、規模層次、鍛造長板、轉型昇級、集鏈成群等方面實現新突破。系列報道《新材料鍛造新未來》,今天來看龍江新材料如何聚鏈成勢,挺起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的堅實脊梁。

  在五礦石墨的提純車間,生產設備正在轟鳴運轉。企業通過自主研發的梯次提純技術,使超高純石墨的純度達到了全球領先水平,標志著我國在這一關鍵材料領域成功突破『卡脖子』瓶頸。今年,這項革命性成果實現規模化量產。

  被譽為新材料『黑金』的石墨,是尖端科技的基石。黑龍江坐擁全國最大的石墨寶藏,然而,長期徘徊在產業鏈中低端,讓這顆『黑金』黯然失色。破局的關鍵,在於戰略重塑。《黑龍江省新材料產業振興專項行動方案》精准錨定痛點,圍繞石墨等核心領域靶向發力,全面推進『補鏈、延鏈、強鏈』 。作為鏈主企業,五礦石墨勇闖技術『無人區』。

  這份『創造無限』的雄厚實力,正催生出驚人的產業蝶變。如今,五礦石墨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綠色低碳智能礦山,行業領先的石墨選廠、球形和高純生產線,其原料供應穩坐全球頭把交椅。在雞西,『黑金』的蛻變同樣耀眼。從璀璨的人造鑽石到性能卓越的石墨烯,一系列高端產品成功叩開新能源、半導體等頂尖領域的大門。

  當石墨『綠金』兼具生態與產業價值的光芒愈發璀璨,另一幕『綠色奇跡』同樣在佳木斯生動上演:數百塊深色玻璃不僅保溫隔熱,更藏著『將陽光轉化為電力』的硬核科技。這是企業自主研發的碲化鎘薄膜發電玻璃,僅3萬平方米的裝機規模,日發電量可滿足2000戶家庭一天的用電需求。

  『小玻璃』迸發『大能量』的背後,是一支平均年齡35歲的科研團隊的硬核支橕。歷時兩年攻堅,團隊一舉突破13項創新技術。

  龍江新材料的『出海雄心』,根植於創新驅動的持續賦能。新材料產業的角力,歸根到底是科技創新的比拼。黑龍江坐擁8位兩院院士、4個全國重點實驗室、5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這份『智力富礦』如何轉化為產業動能?答案藏在『產學研用協同』的深度實踐中。在哈爾濱新區,這一實踐已結出豐碩成果。哈工大材料結構精密焊接與連接全國重點實驗室,歷時三年研發的新型焊接材料,將在先進裝備智造產業園實現批量化生產。這款打破國外壟斷的產品,價格僅為進口產品的百分之一,將徹底解決我國汽車、建築等行業高端焊料短缺難題。

  新區提供空間、政策與場景,哈工大注入技術、人纔與項目,政企校三方同頻共振。這不僅是『單點技術突破』,更探索出一條從實驗室到產業化的『全鏈崛起』之路。

  隨著科技成果高效轉化的『龍江快車道』加速貫通,龍江新材料產業已實現從局部突破到全域布局的躍遷:以哈爾濱為核心,雞西- 鶴崗石墨、雙鴨山先進鋼鐵、大慶化工新材料三大產業帶為支橕,牡丹江非金屬特種材料等一批特色基地協同發力,『一核、三帶、多點』的產業格局全面鋪開。截至2024年底,全省新材料產業規模突破800億元,較『十三五』末增長1.6倍,年均增速達28.5%。從成果轉化的『精准突破』到產業集群的『聚勢成峰』,龍江正以昂揚姿態,為國家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挺起堅實的『龍江擔當』。

責任編輯: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