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汛期以來,我國多地持續遭遇強降雨,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災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責任!有關受災地區黨員乾部和一線工作者始終把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實落細防汛措施,聞令而動、向險而行,成為防災減災的堅固屏障。
『最新要求:各村按照紅色預警標准措施落實。』這是北京市懷柔區琉璃廟鎮孫胡溝村黨支部書記尹春燕生前在微信上最後的文字留言。
7月26日晚,琉璃廟鎮遭遇山洪災害。尹春燕組織村乾部動用私家車護送村民向安全地帶轉移。在轉移地勢低窪處的高齡老人時,她不幸被洪水衝走,再也沒了蹤影。
『特別希望她偷一回懶,至少她還在』『我不信她真不回來了』……對於這位帶領村民致富的頂梁柱書記,村民一直將她放在心中,無論生死。
8月13日,救援人員確認發現尹春燕的遺體。8月14日,北京市委決定,追授尹春燕『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殞身不恤,她在暴雨中築起了一座衝不垮的精神堤壩。
死者已矣,生者奮進。堅守在防汛一線的工作者,一直在與洪水進行著較量。
建站68年來水位最高!6月18日,面對汛情,廣東省水文局懷集水文站站長姚振峰帶領團隊展開了一場水文數據監測『會戰』。
『數據是水文的生命線!』姚振峰告訴記者,水文數據是否精准捕捉,關乎群眾轉移時機能否准確判斷。
成員輪番值守、堅持每10到15分鍾報汛一次……姚振峰團隊連續作戰,人工報汛持續整整24小時,成功報送水位數據200餘份,為懷集縣城約7萬名群眾安全轉移搶出了寶貴時間。
在防汛一線,眾多基層單位不畏艱險,匯聚起防汛搶險救災的強大合力。
河北承德灤平縣遭遇災情,石家莊市消防救援支隊通信隊伍火速抵達現場,搭建臨時通信基站;北京洪澇災害中,國家電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各級應急指揮體系高效運轉,組織進行受災地區電力搶修……
做好監測預警,是落實落細防汛措施的重要一環。
作為與山洪賽跑的『吹哨人』,中國水科院減災所工程師孫朝興這個汛期從未懈怠。每天早上6點,他准時登錄相關平臺,讀取各項監測預警信息,並協助水利部相關司局分析全國山洪災害風險態勢。
防災減災,科技就是力量。2022年起,基於雷達觀測資料,孫朝興參與研發了集合高精尖技術的局地強降雨預報模型與山洪災害臨近預報預警模型,並協助將模型實現業務化應用,大幅提昇預警命中率和精准度。
在陝西,商洛市氣象局打造氣象防災減災『三合一』指揮調度平臺,實現氣象數據實時更新、災害風險智能研判、應急響應快速聯動;在四川,為應對8月20日以來強降雨,全省氣象部門結合本地實際開展精細化服務,氣象服務提前量均超60分鍾……在與天災的斗爭中,我國災害預警技術含量持續提高,災害預警服務水平不斷昇級。
面對洪災侵襲,保通保暢、安置群眾、災後重建等工作尤為關鍵。繁重的任務中,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在防汛搶險救災中挺膺擔當。
6月24日,廣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梅林鄉汛情來勢洶洶。危急時刻,梅林鄉黨委組建黨員應急突擊隊,協助群眾實現『零傷亡』轉移;同時逐村逐戶開展『拉網式』排查,全面摸清受災底數,為災後恢復重建提供精准數據支橕。
洪水退去,災後重建迫在眉睫。梅林鄉黨員應急突擊隊第一時間組織開展清淤消殺,帶頭清理街道淤泥和積水。廣大黨員分片負責物資分發,確保捐贈物資精准送到群眾手中。
『從洪峰來襲到災後重建,梅林鄉黨委始終將黨旗插在最險處、把黨員派在最前線。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是戰勝一切風險挑戰的保證。』梅林鄉黨委書記楊文福體會深刻。
視線轉向湖北。6月30日夜間至7月1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豐縣遭遇歷史罕見特大暴雨襲擊。縣裡3900餘名黨員組成277支『黨員先鋒隊』,奔赴救災戰場。
清淤保暢攻堅戰、交通命脈保衛戰、供水生命線守衛戰、電力通信護衛戰……黨員衝在一線、乾在一線。隨著洪水消退,咸豐縣路通了、信號恢復了,生活用水重新流向千家萬戶。
今年汛期,一場場防汛硬仗,彰顯著受災地區基層黨組織的『主心骨』作用,共產黨員一心為民的底色愈發鮮明。
當前,我國主汛期仍未結束,防汛任務依舊繁重。廣大黨員乾部和一線工作者必須持續守住防汛安全底線,繼續牢固樹立底線思維、極限思維,抓實各項防汛舉措,守護江河安瀾、人民無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