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龍江時間  >  看龍江

在黑龍江這座城市,每位市民的身份證上都寫著對他的懷念

時間:2025-08-30 14:37:51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

  黑龍江省有一個城市,以東北抗聯創始人之一,趙尚志的名字命名,這就是尚志市。

  讓英雄的名字留在自己的身份證上,是當地群眾對趙尚志最深切的懷念,今年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

  『我們的趙司令專打鬼子不擾民』

  趙尚志的父親是清末知識分子。趙尚志從小跟在父親身邊,受到愛國思想的熏陶。後來,他和兄長先後加入中國共產黨。

  趙尚志的侄女趙戰利告訴記者:『小時候,爺爺總給我講岳飛的故事,我就想,叔叔當年可能也聽著這些故事長大,所以走上抗日報國之路。』

趙尚志24歲戎裝照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迅速淪陷。在中共滿洲省委領導下,一大批共產黨員深入抗日救亡一線,趙尚志就是其中一員。

  1933年,經過中共滿洲省委的批准,趙尚志在珠河縣委的幫助下,在珠河地區創建了珠河東北反日游擊隊。游擊隊起初只有十幾個成員,再加上冰天雪地,兵源、糧食、武器樣樣緊缺,處境艱難。趙尚志走村串戶,號召鄉親們加入抗日隊伍,更堅守『專打鬼子不擾民』的鐵律,贏得百姓的信賴。

趙尚志雕塑

  『他走到哪一家都是乾活、挑水、劈柴,吃完了給錢,借住在老鄉家裡,從不上炕,就在地上睡。』尚志市抗日烈士紀念館原館長楊雁告訴記者。正因如此,鄉親們紛紛送兒子、丈夫跟著趙尚志一起抗日。

  珠河縣有一位呂媽媽,她的兩個兒子和小兒媳都加入了趙尚志的抗日隊伍並接連犧牲。趙尚志得知消息後,帶著戰友來到呂媽媽家,在老人面前跪成一排說:『文珍、文財都讓我給帶丟了,對不起您老人家。今後,我們都是您的兒子。』

呂媽媽照片

  這樣的舉動讓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隊伍和百姓關系愈加緊密,人們都稱趙尚志是『我們的趙司令』。

  『小小的滿洲國,大大的趙尚志』

  在東北,抗日武裝力量構成一度復雜松散。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方針指導下,趙尚志廣泛團結和整合當地的義勇軍、山林隊,擰成一股強大的抗日力量。1936年,趙尚志領導的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已發展至十個師,六千餘人。

  同時,他還擅長利用東北獨特的氣候條件和地形環境,在冰面上、雪地裡、樹林中與敵人展開斗爭。趙戰利說:『趙尚志不但口纔好,而且跟著他總能打勝仗,大家特別服他。』

  『冰趟子』戰斗就是趙尚志指揮的一次成功的伏擊戰。1936年至1937年,日本侵略者對抗聯隊伍展開大討伐。面對緊追不捨的敵人,趙尚志找到『冰趟子』這個有利地形,計劃打一場伏擊戰。

油畫作品《『冰趟子』戰斗》

  『冰趟子』處於兩山之間的峽谷地帶,山谷內泉水流出,冬天就形成了一片天然冰川。趙尚志在周圍山上的木屋裡准備好足夠的木材燃料後,把敵人引到冰趟子內。敵人只能趴在冰面上戰斗,嚴寒凍傷了手腳、凍住了槍栓,而抗聯戰士們不僅居高臨下,又能輪流到木屋裡燒火取暖。整場戰斗,抗聯戰士以極少的傷亡殲滅日軍三百餘人,繳獲大批武器彈藥。

  『小小的滿洲國,大大的趙尚志。』日本侵略者只能無奈感嘆,並稱他為『北滿治安的最大禍患』。為了抓捕趙尚志,敵人懸賞萬元,將通緝令貼滿大街小巷。

1934年,日偽發布通緝趙尚志的布告,並在報紙上刊登通緝令

  他咬緊牙關直至流盡最後一滴血

  為了打擊東北抗聯,侵略者調集重兵,瘋狂進行多次討伐清剿,還實行『集團部落』制度,將百姓與抗日隊伍徹底隔絕開。這讓趙尚志帶領的東北抗聯隊伍生存環境更加惡劣。

  1942年冬天,為了籌集部隊物資,趙尚志帶領隊伍襲擊梧桐河偽警察分駐所時,被混進隊伍的特務從後方開槍偷襲,子彈貫穿趙尚志腰腹部,身受重傷的趙尚志被敵人逮捕。審訊中,敵人威逼利誘,許諾只要老實交代就為他治傷。趙尚志卻始終咬緊牙關,就這樣持續失血八小時後壯烈犧牲,年僅34歲。

影視劇《東北抗日聯軍》趙尚志中槍被俘畫面

  趙尚志犧牲後,敵人殘忍地把他的頭顱割下來慶功,把他的身體扔到松花江的冰窟中,再也找不到了。

  『我們是英雄名字命名的城市

  真的很自豪』

  『他為了不連累家人,終身未婚。』趙戰利告訴記者,趙尚志從走上抗日戰場那一刻,就知道這條路上的艱險,做好了犧牲的准備。

  『他跟老鄉家的孩子聊天時曾說,「將來把日本侵略者趕走後,咱們建設國家,過上電燈電話、樓上樓下這樣的生活。但是我不一定能趕上這時候了」。』

  趙尚志犧牲的消息傳到珠河縣時,百姓悲痛萬分。為了紀念趙尚志和他領導的東北抗聯戰士在珠河縣的抗日事跡,1946年11月,珠河縣第一次農工代表會議通過決議,將『珠河縣』改為『尚志縣』。從此,每一位尚志縣百姓的身份證上,都銘刻著趙尚志的名字。

  尚志市抗日烈士紀念館原館長楊雁告訴記者:『我們是英雄的名字命名的城市,踏著烈士的足跡,我們真的很自豪。』

  1986年,尚志縣第一次人民代表大會上,大家一致同意為抗日英雄趙尚志、趙一曼修建紀念館。『盡管當時生活水平有限,但百姓們都踴躍捐款,每人都捐2元錢,共捐款37萬元,修建了這座抗日烈士紀念館。』

  紀念館外的碑林中,還有眾多群眾自發捐贈的石碑,趙尚志等東北抗聯戰士的英雄事跡,永久地鐫刻在這片土地上。

尚志市抗日烈士紀念館碑林

  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尚志縣』,設置縣級市『尚志市』。此外,哈爾濱市也有以趙尚志名字命名的尚志大街、尚志公園。

  每到清明,群眾都會自發緬懷趙尚志。談及此,趙戰利很感動:『像趙尚志這樣為抗日斗爭犧牲生命的人何止千萬,他能留下名字就已經很榮幸了,人民沒有忘記他。』

  東北抗日聯軍作為中國共產黨創建最早、堅持抗日時間最長、條件最為艱苦的一支人民抗日軍隊,在中華民族的危急時刻,在極端艱難困苦的歲月裡,獨立堅持游擊戰爭14年之久,數以萬計的抗聯將士慷慨赴死,用血肉之軀、錚錚鐵骨,築起保家衛國的鋼鐵長城。

責任編輯: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