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以下簡稱『殘特奧會』)迎來開幕倒計時100天。
再過100天,殘特奧會的聖火將在廣州點燃。
從廣州市殘疾人體育運動中心田徑場上俯矙,輪椅競速隊員們你追我趕。
這場國內規格和水平最高、輻射帶動作用最強的綜合性殘疾人運動會,首次由粵港澳三地承辦,是灣區融合發展的生動寫照,映照出全社會對殘疾人關心關愛的溫度。
秉持『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賽理念和『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廣東堅持殘特奧會與十五運會一體籌備、厲行節約、共用共享。目前,賽事籌備工作已全面進入衝刺階段。
輪椅女籃訓練間隙,隊員黃曉連練起了轉球。這名杭州亞殘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旗手今年將繼續為廣東征戰殘特奧會。
追夢大灣區,出彩人生路。
殘疾人事業是『春天的事業』。大灣區向四海賓朋發出邀請,共赴百日之約,為不屈的靈魂喝彩,共同感受『春天的事業』的生機與活力。
從廣州市殘疾人體育運動中心田徑場上俯矙,輪椅競速隊員們你追我趕。
籌備基本就緒,打造『無礙』場館
走進廣州市殘疾人體育運動中心,無障礙服務設施隨處可見。
從廣州市殘疾人體育運動中心田徑場上俯矙,輪椅競速隊員們你追我趕。
電梯安裝低位的腳踏開關,用腳一踢電梯就會開啟;直行、轉彎等多種盲道類型,遍布整個場館;新增數字人客服、AR導覽導航、智慧衛生間等智慧無障礙設施……經過全面改造昇級,這座殘特奧會的比賽場館以嶄新面貌亮相。
從廣州市殘疾人體育運動中心田徑場上俯矙,輪椅競速隊員們你追我趕。
無障礙環境是殘特奧會的靈魂。本屆殘特奧會不設運動員村,不新建場館,但對無障礙設施改造、無障礙環境優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場館改造時,殘特奧會組委會編制印發全國第一個大型賽會無障礙建設指南。施工時,精心打磨符合賽事需求、方便殘疾人使用的無障礙設施。完工後,再組織殘疾人試用,力求讓殘疾人暢行無阻。
拓寬通行坡道、增設無障礙洗手間;增設盲道,布設語音提示系統;增加閃光門鈴,安排手語翻譯系統……各場館根據項目特點,進行改造,滿足對應類別殘疾人的特別需求,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場館全部達到國家無障礙建設標准。
殘特奧會廣東賽區共有36個比賽場館(場地),其中22個場館與十五運會共用,全部為現有場館改造,已具備競賽條件。無障礙環境建設實現『從點到面』的突破,打通了殘疾人參賽、觀賽的『最後一公裡』。
從廣州市殘疾人體育運動中心田徑場上俯矙,輪椅競速隊員們你追我趕。
辦好一個會,提昇一座城。
在城市側,廣東各地以無障礙環境建設為抓手,將賽事需求轉化為城市長期發展動能,實現『城』與『賽』雙向賦能、共促共榮——先後承辦過1992年全國殘運會、2010年亞殘運會的廣州,首次提出全民全齡友好的『零障賽區』理念,改造昇級場館和城市無障礙環境,打造無障礙標杆城市;
深圳去年完成152項城市品質提昇工程,今年再推進80項重點項目,還啟動賽事場館周邊277個重點點位的無障礙環境專項整治,力爭打造全國無障礙建設示范城市;
珠海、佛山等承辦城市同步推進城市配套工程,讓賽事籌備過程成為城市文明程度提昇的生動實踐。
一個個用心細節,傳遞對殘疾人的關心與尊重,彰顯讓殘疾人朋友『進得來、行得暢、用得好』的承諾。
從廣州市殘疾人體育運動中心田徑場上俯矙,輪椅競速隊員們你追我趕。
科技賦能賽事,拓展應用場景
賽場上,運動員奮力拼搏、勇敢追夢。賽場內外,一系列『黑科技』裝備驚艷亮相。
從廣州市殘疾人體育運動中心田徑場上俯矙,輪椅競速隊員們你追我趕。
科技助殘是本屆殘特奧會最大的亮點。廣東是輔具用品科研、制造、適配服務大省,信息化、智能化和新特材料應用領先一步。殘特奧會成為展示廣東科技助殘能力和水平的舞臺,在辦賽、參賽、觀賽各環節,應用場景隨處可見。
康復訓練領域,新技術為殘疾人運動員的日常訓練和賽後恢復提供科學支橕,使康復過程更高效、更精准;全面將5G通訊、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數字孿生等技術應用到場館建設中;智能輔具從多個維度幫助殘障運動員和觀眾克服困難。
『剛開始還挺忐忑,體驗後發現特別平穩。』在不久前舉行的殘特奧會自行車賽上,一名參賽運動員體驗坐著全地型無障礙輪椅,上下樓梯。『對我們穿戴假肢或依靠輪椅出行的人來說,這款輪椅解決了出行困難。』
為精准匹配賽事保障與運動員需求,各辦賽城市精心挑選科技助殘產品,用『科技精度』提昇『人文溫度』。
智能巡邏機器人、機器狗穿梭賽場,沿著預設路線自主巡邏。它們具備喊話提醒、視頻宣傳、一鍵報警等功能,為賽事築起堅實的『科技防線』。運動員入住的酒店,布設無障礙溝通系統,通過語音識別與手語翻譯,為聽障群體架起溝通橋梁。
一款款科技感十足的產品,亮相殘特奧會賽場、新聞發布會,刷新著人們對康復輔具設備的想象,見證著廣東康復輔具產業的蓬勃發展。
從廣州市殘疾人體育運動中心田徑場上俯矙,輪椅競速隊員們你追我趕。
目前,廣東省康復產業已形成『千億級輔具+百億級服務』的雙輪驅動格局。廣東輪椅、助行器等產品市場佔有率達到50%至60%,產品出口份額佔全國同類型產品的70%;康復機器人產品產業規模佔全國42%。
借助賽事形成的『技術展示—場景測試—市場轉化』閉環,更多科技成果正突破應用瓶頸,從賽場走向社區、家庭,讓科技真正走進殘疾人的日常生活。
『這場「家門口」的盛會,為廣東康復輔具企業搭建了展示平臺,有助於科技助殘、養老產品走向更廣闊的舞臺。』佛山市東方醫療設備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華燊說。
從廣州市殘疾人體育運動中心田徑場上俯矙,輪椅競速隊員們你追我趕。
推動殘健融合,書寫溫暖答卷
殘特奧會的精彩,不僅在賽場上,更在城市公園、街邊廣場、社區球場。
手握冰壺,目光盯著賽道遠端的目標圈,瞄准方向後,將冰壺投擲出去,撞向目標圈內的冰壺……
日前,一場迎接殘特奧會開幕倒計時100天的運動嘉年華活動在廣州舉行。活動設置盲人門球、籃球投籃、旱地冰壺等多個項目,吸引近200名殘疾人參與。
從廣州市殘疾人體育運動中心田徑場上俯矙,輪椅競速隊員們你追我趕。
『希望通過舉辦運動嘉年華,讓廣大殘疾人朋友感受到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帶來的快樂,鼓勵他們今後多走出家門,參與全民健身活動。』活動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說。
輪椅太極拳、輪椅舞蹈、殘疾人跳繩……乘著殘特奧會的東風,廣東各地以『全民健身日』和『殘疾人健身周』為契機,開展多元化、趣味性的體育活動,幫助殘疾人更好地融入社會,推動殘健融合。
辦賽,同樣是辦事業。以舉辦殘特奧會為契機,廣東持續推動殘疾人事業發展,給社會文明『添溫度、提成色』。
從廣州市殘疾人體育運動中心田徑場上俯矙,輪椅競速隊員們你追我趕。
建成星級以上『社區康園中心』1676家,殘疾人服務深入鎮村、社區;殘疾人康復服務率、輔具適配率均達到99%以上;全省已實現就業殘疾人達到55.9萬名,在校殘疾人學生9.4萬名……廣東正在持續書寫『春天的事業』的溫暖答卷。
殘特奧會組委會副秘書長、殘特奧會廣東賽區執委會副主任、廣東省殘聯理事長陳學軍表示,殘特奧會不是一陣風,是給『春天的事業』澆水、施肥,讓廣東的殘疾人事業更加高質量,讓每一個殘疾人兄弟姐妹活得更有奔頭、更有尊嚴。
同心同行,共襄盛會。
灣區協同是本屆殘特奧會的鮮明特色。這場首次由粵港澳三地聯合承辦的賽事,不僅是全國殘疾人超越自我、勇敢追夢的舞臺,更是『一國兩制』的生動實踐。一系列創新舉措,將以更大力度、更高起點推動大灣區『硬聯通』『軟聯通』『心聯通』。
以運動之名,聚灣區之力,築未來之路。
全力衝刺的號角已經吹響,實現夢想的紅毯已經鋪就。
100天後,大灣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