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億、4000億、5000億美元……近五年來,中國與上海合作組織其他成員國貿易額接連突破千億美元大關。據中國商務部統計,這一數據在2024年約為5124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貿易數據持續攀昇,彰顯上合組織區域經貿往來的強勁活力,也折射出通道建設的持續優化與通關便利化水平的不斷提昇。
近日,山東中歐班列『上合快線』首班點對點供應鏈專列(中國上合示范區—俄羅斯阿拉布加經濟特區)抵達俄羅斯韃靼斯坦共和國阿拉布加經濟特區。得益於『量身定制』的物流供應鏈解決方案,『中國造』家電器件的跨境運輸時間較傳統路線縮短至14天,時效提高近30%。
近年來,跨境物流通道建設帶來的好處,不勝枚舉。在江西贛州南康區,依托中歐班列,當地進出口綜合物流成本明顯降低,一個產值超2800億元人民幣的家具產業蓬勃興起。
在天津,天津港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白俄羅斯等上合組織國家深化鐵路聯運合作,開通海鐵聯運班列。糧食、汽車等區域特色商品通過天津港高效銜接亞太市場,助力維護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日益頻繁的經貿往來,離不開通關便利化舉措助力。在河南,為提昇通關便利化水平,鄭州海關等有關部門針對不同類型產品出口推出專項支持。如,針對新能源產品出口,鄭州海關推廣簽證便利化,實現原產地證書『秒審秒簽、線上出證』,進一步提高通關效率。
隨著上合組織成員國互聯互通合作加強,上合組織區域經貿合作不斷邁上新臺階。中國海關總署披露,今年前7個月,中國對上合組織其他成員國進出口2.1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
這一增長態勢在農業領域進一步得到印證。今年前7個月,中國對上合組織其他成員國出口農業機械、農藥制劑同比分別增長47.8%、30.3%,自上合組織其他成員國進口農產品同比增長6.2%,其中,凍魚、菜籽油及芥子油、乾鮮瓜果及堅果、大米進口同比增幅明顯。
除了傳統農業領域,上合組織成員國近年來經貿合作也不斷開出『新花』。
例如,新業態新領域快速發展。以跨境電商為例,2024年,中國自其他成員國跨境電商進口同比增長34%,越來越多優質特色產品通過電商渠道進入中國市場。與此同時,中國電商平臺近年來在哈薩克斯坦等國不斷加強本土化服務,如在平臺上線當地語言等,讓當地消費者無需再借助翻譯軟件『海淘』中國好物。
在全球能源綠色轉型、新一輪科技革命加速的背景下,上合組織成員國也積極挖掘經貿合作新機遇。
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中國對其他成員國全行業直接投資存量超過400億美元,投資項目從能源礦產、基礎設施建設等傳統領域,逐步向數字經濟、綠色發展等新興領域拓展。
相關合作成果正在從願景變為惠及各國民眾的現實。在吉爾吉斯斯坦,中企參與建設的5G網絡覆蓋主要城市,助力當地互聯網普及率從43%提昇至70%以上。在烏茲別克斯坦塔什乾州布卡區,由中企承建的烏茲別克斯坦布卡263兆瓦光伏發電項目正在穩步建設,預計項目建成後,每年發電可超過57萬兆瓦時。
華東師范大學中亞研究中心主任陸鋼向中新社記者指出,近年來,上合組織成員國經貿合作步入發展快車道。長遠看,經貿合作基礎的加強必然催生更多新機遇。隨著合作持續走深走實,一個以上合組織成員國為基礎的龐大消費市場正在形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