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新疆昌吉州奇臺縣,大型聯合收割機在麥浪中穿梭作業,機械化與秸稈循環利用讓豐收更高效、農戶增收更可觀。
在奇臺縣半截溝鎮新戶梁村,連片的麥田裡一派繁忙收割的景象,農戶張錄堂種植的70畝小麥靠機械化作業一天就能收完。
除了小麥的豐收,更讓張錄堂驚喜的是,今年小麥秸稈成了『香餑餑』。養殖企業以每畝15元的價格進行收購,70畝地秸稈當天就賣了上千元。
今年,奇臺縣共種植小麥66萬畝。目前,小麥收割工作已進入尾聲。
新疆鐵門關:冬棗豐收綴滿枝采摘銷售正當時
近期,新疆鐵門關市的冬棗陸續進入成熟采收期。
在鐵門關市河畔鎮,種植戶們正忙著采摘、裝框、分揀、稱重、包裝,處處呈現著豐收的繁忙景象。
鐵門關市河畔鎮依托光照優勢與晝夜溫差,從2011年開始發展冬棗產業,並推進標准化生產,冬棗品質優良,線上銷售網絡覆蓋全國,同時與大型線下零售商建立合作。眼下正是采收高峰,單日最多可采收15噸。
山西運城:韭香飄十裡花開迎豐收
近日,在山西運城鹽湖區,成片的韭菜花田宛如白色海洋,村民們正搶抓農時加緊采摘。
在鹽湖區王范鄉姚張村的種植基地裡,連片的韭菜花長勢喜人,村民們正手腳麻利地加緊采摘。
據了解,王范鄉韭菜種植面積5000畝,已有40多年的種植歷史,形成了『春有韭菜、秋有韭花』的特色農業循環模式。韭菜花采摘時間一般在20天左右,9月15日前後采摘基本結束。
隨著韭菜花的大量上市,當地的加工企業也開足馬力,全力投入生產。
四川甘孜:青稞進入收割期科技賦能助豐收
今年四川省青稞種植面積約60萬畝,主要集中在甘孜。目前,當地的青稞陸續進入收割期。
在甘孜州甘孜縣拖壩鄉,4臺裝配北斗導航系統的收割機隆隆作響、有序推進,不到半小時就完成了10畝青稞的收割、脫粒一體化作業。
這種轉變得益於甘孜縣大力推進的宜機化改造工程和農機推廣政策。目前,全縣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已達74%。科技賦能不僅體現在機械化作業,更延伸至良種推廣,今年甘孜縣累計投入1043萬元,用於推廣『康青七號』『康青九號』等優良品種及先進栽種技術。
記者了解到,四川省青稞收割期將一直持續到9月底,通過機械化提昇與良種推廣,預計今年的青稞總產量穩中有昇。